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省郎四十已专城,忼慨何妨度岭行。
彩笔长安传赋草,铜符沧海借才名。
鱼龙久避戈船战,粳稻新收甲士耕。
秋风吹飞蓬,忽复天一涯。
君起巴渝舞,我为巴渝歌。
阆中古渝水,賨民万馀家。
拄杖穿花听马嘶,青枫隐映石逶迤。
久存胶漆应难并,为政风流今在兹。
竟日淹留佳客坐,元戎肯赴野人期。
寥廓飞楼并倚阑,十年今复醉长安。
天连大漠三边尽,秋入渔阳万里寒。
恋阙班行疲执戟,托交名姓庆弹冠。
匹马趋朝自大梁,故人相见鬓苍苍。
金门入簉千鹓鹭,珠树来栖两凤凰。
五玉肃将虞后贽,三花欢上汉臣觞。
词客西来白鼻騧,绿茵三月共看花。
歌停玉斝盈盈露,色映雕栏片片霞。
洛下才宁论似陆,郢中曲自愧如巴。
风流何必减,握手慰漂零。
节序还看月,关河稍聚星。
林无中散酒,家但子云经。
乍雨乍晴天气,半舟半屋人家。
泛泛一群鸥鸟,飘飘几点杨花。
交甫江边解佩,曼卿梦里餐霞。
五月吴门客,相逢不可留。
客堤芳草换,行树暖莺流。
江远摇归思,山长寄别愁。
为惜佳时暂举杯,春光闻道隔年回。
凭谁细话真消息,起向前轩玩蚤梅。
染翰多年在凤池,重膺方岳沐恩私。
晓辞枫陛春深候,明到薇垣夏半时。
红荔枝垂山寂寂,黄茅瘴静昼迟迟。
春入溪山几许深,拟陪杖屦远追寻。
千章古木都凝绿,百啭黄鹂尚好音。
君有佳人同笑语,我怀拙患阻登临。
行行益以远,惬此心期幽。
一径险复夷,千林密相樛。
回首天际山,矗面悬飞流。
大溪章溪溪水清,上寮下寮山路平。
三山屹立相犄角,百里连亘如长城。
仰干云霄不盈尺,俯视天高浮寸碧。
寒岩突兀山之阿,足履危磴攀藤萝。
岩下清泉响环佩,岩前古木交枝柯。
当中洞门忽开豁,上有石屋高嵯峨。
登山岂不乐,属此风露清。
排檐夜雨滴,诘旦天空明。
欢然金石交,要我林泉盟。
绨袍恋恋故人情,寒谷潇潇春意生。
寂寞穷儒应易足,床头鼻息便雷鸣。
生平不作温饱计,岁晚宁愁衣褐无。
一夜娇儿啼彻晓,始知寒色已侵肤。
石为文多招斧凿,寺因野烧转荧煌。
世间荣辱不足较,日暮天寒山路长。
古寺残僧少,孤村碧树围。
明朝山下路,愁绝望烟归。
万叠云山踏雨来,白云依旧冒山隈。
尊罍罄尽客怀恶,衣屦沾濡僧意猜。
默坐香炉烟起伏,喜闻灵洞石崔嵬。
催粥华鲸彻翠微,觉来屋瓦白差差。
初疑淡月霜天晓,忽失前山云幕垂。
田父腰镰禾欲耳,行人策杖足如锥。
冥逐归云入远山,九峰环立似人间。
摩挲石刻元和体,矍铄僧谭宣政间。
往古来今浑昨梦,只鸡斗酒强开颜。
夜宿群峰里,朝游大石湫。
寒潭飞薄雾,叠障泻洪流。
侧径苍苔滑,丛祠古木幽。
一上沧溟万里船,便朝金阙九重天。
远臣艰棘曾身践,圣主哀怜有旨传。
别驾之官台宿近,长安举首日华边。
世路一何艰,风尘战血殷。
送君阖庐浦,投客会稽山。
恋阙头添白,寻亲泪复潸。
海内多吾友,飘零今几人。
相忘尤堕泪,欲诔辄伤神。
才力矜馀地,心期耻后尘。
十年师友更谁亲,四月江皋手重分。
不学轻交如覆雨,应知小厦未连云。
凤雏岂是笼中物,龙种常思冀北群。
昂藏自钜夫,落魄胡为乎。
策献思酬主,髯掀欲破胡。
有人传剑术,无语不阴符。
廓落不须忧,乾坤放胆游。
浮生谁百岁,诗事独千秋。
兄弟关山远,江湖战伐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