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长沙有孝子,姓字死犹香。
料得郡举首,他无人敢当。
几曾慕巢许,非是薄伊周。
何忍的的去,先人有墓丘。
向来父学显,别自以家名。
不是能传业,如何著孝声。
甘同妻菜茹,极奉母珍羞。
一任时人笑,脂膏不自谋。
中人持被覆,尚得帝恩深。
子职竟何是,终求慰母心。
下车父母国,自重岂其轻。
谓我诈为善,何忧被此名。
封侯谁不愿,顾我独何心。
为忆父所爱,偏于少子深。
能捐数百万,不听债家偿。
要自父一语,铭心不敢忘。
恶言出于口,必至反其身。
小子闻人过,当如闻父名。
玺书来万里,鼎足许三分。
解道为忠易,谁知以孝闻。
功臣三十二,佩剑蔼云台。
第一人知否,曾为孝母来。
史以泰伯比,斯评恐未真。
我知东海意,不忍母他人。
不可得而久,其惟父母乎。
谆谆爱日语,杨氏岂欺予。
祀灶令人富,相传阴子方。
安知由至孝,非在荐黄羊。
邑令直为尔,争如相国荣。
可怜留母养,不忍听兄迎。
所当约于已,岂忍俭其先。
道立南阳表,人呼原氏阡。
一自王之国,于今二十年。
了无纤芥过,都是孝慈然。
淮阳谁可傅,无以易元成。
即汝佯狂意,为王言事兄。
三百五篇内,凡言忠孝人。
未尝不流涕,反复为王陈。
安用孝与弟,今人悖得官。
一闻阳在位,自是合弹冠。
礼经称孝子,不服闇登危。
所以九折阪,回车不敢驰。
岂如吾父子,归老故乡身。
一听知足诲,欣然从大人。
怪来御史府,坐榻不如初。
曾是父坐处,而为子敢居。
不疑固严吏,如不顺亲何。
图得母喜笑,平反敢不多。
不早知此体,元来托大人。
低头拜县吏,谁拟霍将军。
卖卜有深意,何心避市喧。
若逢人子问,依孝与之言。
悲哉执手泣,论著谨毋忘。
岂识迁它日,能紬石室藏。
汉有孝廉举,谁知发自舒。
可怜三策罢,却去相江都。
服劳曾是孝,那更委诸人。
建已老白首,中裙涤必亲。
勿以梁事问,将遗太后忧。
若非叔长者,谁为帝忠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