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幽花向晚压群芳,青女相怜未著霜。
珍重品题逢豸史,重来应见带围黄。
行台柱史振馀芳,怪底长安夜有霜。
此日东篱同把酒,金英须避豸冠黄。
秋花妆点满篱芳,带土移来尚有霜。
红紫不须争烂漫,独怜真色属金黄。
肯随桃李竞春芳,独倚东篱惯傲霜。
试向牡丹园里看,空馀玉篆记姚黄。
秋风谁敢擅幽芳,江上芙蓉亦怕霜。
惟有东篱陶令菊,独将金色斗橙黄。
东篱谁解惜芬芳,花未残时节未霜。
珍重樽前论花品,行台今日有苏黄。
占断西风第一芳,精神真欲傲严霜。
红颜浪说天魔队,金粟如来独面黄。
黄堂返初服,色尚映东篱。
相赠长生药,相辉绝妙辞。
登盆珍水土,入盏谢糟醨。
懒与时芳作并妍,西风篱落意萧然。
非缘屈子歌骚后,谁伴陶潜到酒边。
消瘦但宜秋色好,餐英唯美晚香传。
翡翠开笼,茱萸锁匣,江头叫断林鸦。
梦华胥佳日,错认京华。
邗沟榻下浇醽醁,银灯换菊影交加。
华堂虚位置,低彩自荣鲜。
霜力催无恙,人言服得仙。
乾坤钟晚节,孤洁类高贤。
鹿车西来声轹辘,夜夜空山草间宿。
今年蝗旱草亦无,怀川竹林如帚秃。
旅人怀抱从可知,失喜君家篱下菊。
白露何漙漙,黄华凄以寒。
北堂闻蟋蟀,南斗正阑干。
楚客心如玉,燕姬气若兰。
白酒映尊空,黄花裛露浓。
征歌来卫女,扶醉有巴童。
香雾沉兰圃,晴烟驻桂丛。
日逐少年场,相依麋鹿旁。
朱弦挥古调,流水满华堂。
几席花如锦,杯盘橘正黄。
谢客怜高会,西池春草生。
谁知深洞里,还共听新莺。
惊蛰雨无晴,追欢泛菊英。
淹留酬酩酊,不必论浮生。
怜君一尊酒,把袂故人家。
况是他乡客,同看九日花。
轻烟迷远树,孤雁度残霞。
寒夜大雪霰,冰山郁嵯峨。
登堂欣有会,对菊可无歌。
狎恰三人共,联翩五字哦。
楚山牵梦几回成,独宿孤岩岂近名。
白社风烟樵唱远,黄花篱落暮云平。
系舟有客吟秋雨,插帽何人共晚晴。
当时脱颖少年丛,意气真成有古风。
今喜休官渐衰老,都将世事付天公。
得时行道郭汾阳,臣节无亏名亦香。
老我于今复何幸,功成名遂解金章。
雅集澄台最上头,小春忽睹万枝秋。
满丛佳色含朱槛,盈把繁英计酒筹。
香满更宜邀客赏,露浓不用替花愁。
秋风生意众怜迟,一旦先开岂足悲。
无髻竞分浓蕊插,有襟聊对细香披。
闰催虽隔重阳月,节去犹胜十日时。
扶杖坡头日几回,半醒半醉为花来。
只愁秋老风吹尽,更向风前把一杯。
霜风初过,正仙吏微吟,诗喉清咽。
静对南山真赏处,秋后一亭花月。
翠簇香裀,光摇今胜,玉女肌凝雪。
环堵幽居只自宽,披襟何意奉清驩。
风流共听尚书履,意气真弹贡禹冠。
竹叶且拚良夜醉,黄花堪对晚秋寒。
草堂秋色富于春,霜露飘香上幅巾。
病眼又酣前度酒,寒花应识暮年人。
三闾赋后谁曾咏,五柳看来迹已陈。
莫道秋光不入时,寒芳满径露盈枝。
平生自有中黄色,肯愧陶潜五字诗。
绿绮丛中色间黄,笑看幽菊破冬藏。
容添老圃香仍远,诗对南山兴更狂。
未羡霓裳夸俗眼,且依瑶石傲清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