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浴佛才过客此游,禅花开落剧清幽。


西来劫火遮灵鹫,南下宗风衍白牛。


文字前因僧有幸,沧桑满眼佛无愁。

但有名僧山便灵,宝通禅派未凋零。


诸天花雨蒲团坐,大海潮音贝叶经。


古寺寻碑金顶冷,空岩说法石头听。

一初阇黎诸法解,吹得道人双剑箫。


大道不知宗北秀,看山直欲尽南条。

访旧来东社,焚香对病禅。


素琴真与寂,浊酒及通玄。


邻树当经牖,春花落讲筵。

西方清净路,此路出何门。


见说师知处,从来佛不言。


今生多病恼,自晓至黄昏。

偶来城市得良朋,千佛楼中一个僧。


保福不须还拨草,汤休今已继传灯。


三生旧社高歌入,万仞孤峰信步登。

海石真宜植海松,青青不改四时容。


道人妙得栽培力,乞与书斋待化龙。

温温白玉璞,楚楚秋兰香。


胡为乎此中,纸帐柏子房。


诗书岂不仁,宿念落渺茫。

败屋拥破衲,惊飙漫飕飗。
不离当处人见,操彗上蓝游。
弹指九州四海,浪说其来云聚,其去等风休。

南僧如竹苇,在处即成林。


虽去常人发,不异常人心。


邈哉端上人,所得趣向深。

北苑南宫意所亲,早于挥洒见天真。


僧郎前月金陵去,卷得淮山一片春。

高人不厌屠苏小,世界曾将一粟包。


旧衲每于闲日补,定钟常带暮烟敲。


苔当石缝缄虫穴,藤上林梢结鸟巢。

劳者谣烛蛾,致身何营营。


雪山本师在,心地如镜清。


往与本师别,人间买浮名。

越中海影接山光,更着招提著色妆。


珍重道人多雅致,尽收清气入诗囊。

吴越经过我亦曾,溪流夜泛岭晨登。


仙岩佛洞遨游遍,却愧不如行脚僧。

雁行零落禅床寂,回首人间二十年。


曾见缁衣立函丈,不堪抚卷重悽然。

繁华举世皆如梦,今古何人肯暂闲。


唯有东林学禅客,白头闲坐对青山。

鹫岭白云边,茅庵只数椽。


污泥皆净土,人境即诸天。


山现空中色,花明定后禅。

拉搭袈裟断带裙,持心不背释伽文。


风涵秋水霜涵月,多少浮僧妒杀君。

坐夏灵岩又欲回,庵扉闻枕蠡塘开。


经房不锁书棂坏,几点浮萤照绿苔。

禅心静寄十三徽,流水知音举世稀。


自爱声空弦绝处,满天明月鹤孤飞。

曾见升坛落发时,伽黎衣冷影离离。


少年同队修禅者,秋水莲中玉一枝。

无相景幽远,山屏四面开。
凭师领鹤去,待我挂冠来。
药为依时采,松宜绕舍栽。
幽栖深绝地,静夜独宜僧。
上下两轮玉,中间一片冰。
影收悬罟索,光息过船灯。
少小曾参不二门,谈空说法更精勤。
一杯径渡沧溟晓,半榻晴分雁荡云。
巫峡猿声愁夜月,峨嵋秋色澹寒曛。
开士栖幽刹,萝扉常自扃。
结莲求妙法,采贝写残经。
露电驱形縳,云霞养性灵。
尘市结精庐,杂花映修樾。
欲识妙明心,寒潭贮秋月。
虚室闻空香,窗前落溪水。
相对两忘言,坐看山云起。
立锥无地未为穷,况有三椽似鹤笼。
细纳海山听夜雨,旋栽松竹引秋风。
诗如东野肩头瘦,禅与西来鼻孔同。
片云一去几时回,好在江心碧玉堆。
他时倘记珍台客,默坐犹能遣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