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倚柱看潮生,渔歌静中发。


吟罢寂无声,江风对山月。

白云最深处,屐齿破苍苔。


借榻寻僧话,携樽领客来。


禽声喧竹坞,日影过花台。

焕烂莲灯高下,参差梅影横斜。
凭栏一目尽天涯。
雪月交辉清夜。

上苑秾芳初雨晴。
香风袅袅泛轩楹。
犹记洛阳开小宴。

郁郁谁能滞此乡,飞鹑走狗共津梁。


钩辀笑客行不得,灵寿扶吾当自强。


句漏洞中期葛令,扶摇枝上过云将。

三年种得两丛竹,疏疏映我池边屋。


安得凉生十里阴,与君来往无三伏。


君家易知复难忘,春自罗浮归草堂。

经始中丘隐,三春在竹林。


云朝供桂酒,风夕助兰吟。


佩服搴湖上,糇粮采涧阴。

危楼隐映联双炬,窗里玉人嗫嚅语。


裁将艳曲出纤喉,隔坐斜飞巫峡雨。


为雨为云暮复朝,灵岩一系紫骝骄。

半塘强半为粤语,一年几度粤人主。
夜半四面吴歌生,一段凄风破窗炬。


君不闻吴人寸舌翻两音,弹铗归乎粤江深,千树梅花弄鸣禽。

平日倦仍衰,那堪更病羸。


宾僚闻燕集,冠盖阻追随。


歌筦宜嘉赏,觥觞莫苦辞。

郊居近郭非寂寞,蟠竹结茅依野塘。
白屋老人谈黍稷,青云学士送文章。
藕花开后满船月,枫叶落时缘路霜。
自叹冯唐老,那堪李广奇。
岁寒斯可矣,吾道竟何为。
丽日明桃叶,清风近竹枝。
未见心先识,相逢意辄同。
半生才得此,叔世若为容。
力学君方壮,缘愁我已翁。
方池荫垂柳,想见苏公堤。
一雨水入床,蛙部连东西。
先生不能寐,书卷夜自迷。
青天一声雷,云雾忽难开。
此定时节至,何因祷祈来。
客方听檐溜,予亦倒残杯。
薰兮有南风,下此沛然雨。
皇天初震怒,盍燎缁黄侣。
端来丹山凤,况戢螽斯羽。
久闻使君归,扁舟欲自载。
竟负九日约,吾意良有待。
今朝得得来,适与佳辰会。
蒲萄酿,玛瑙钟,小姬裙学石榴红。
任教刻漏咽铜龙,江陵帝子醉春风。
醉春风乐复乐月,月下行来花下酌。
闲馆清言夜更宜,开襟又到酒酣时。
尊前白雪生长铗,楼外青霞落远陂。
梁苑秋光惊过眼,楚天露气欲沾脾。
十年孤兴寄山阿,小筑城隅足笑歌。
石磊数拳擎翠壁,池开一鉴落明河。
阶前日报新花发,檐外时听好鸟歌。
别苦庭椿是暮年,带经谁课颖阳田。
轻裘肥马元非望,白首青衫不自怜。
极浦风云生远思,旧山松鹤识初缘。
卷甲怀惭亦自扪,曾劳词客慰寒温。
时平得士须终济,材谫于予岂再论。
辙鲋谩期忘勺水,涧松何分植高原。
寂寂舞帘前,悠悠去远天。
不妨团扇在,楼外听吟蝉。
入夏愁无雪,先秋便有风。
几堪特赠意,飘泊笑行踪。
落袖红知白,沾池重更轻。
隔堤斜日澹,织月较分明。
近侍宫庭岁月长,勤劳不觉鬓毛苍。
甄陶多士传经学,密勿三朝署典章。
惊世有才诗句好,立身无玷姓名香。
醉魄吟魂李谪仙,风流未绝验家传。
词源直欲倾三峡,饮量真疑漏百川。
几寸烛花催饯席,数程柳絮扑归鞭。
忆初识面越庠时,馀教尝蒙觉后知。
早念儿童能刻赋,晚逢夫子许言诗。
从容江介心方壮,蹭蹬京华鬓已衰。
忆弄吟毫倚翠阴,也应新笋更成林。
感君潇洒赓诗句,不负凌虚一寸心。
十年空忆满林香,今日堆盘得恣尝。
摘处嫩苞金隐粟,剖来清液露盈囊。
自堪珍玩夸群目,可惜馀甘落俗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