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狼虎犹知父子仁,人生安有不亲亲。


武皇况是聪明主,却恨初无一谏臣。

及遇荆门信,洞庭秋巳凄。


湘江饶苦竹,几听鹧鸪啼。


马援留铜柱,王褒祀碧鸡。

盛秋故侣临湖壖,邀观十里传馨桂。


岩峦回复烟岚消,一径交花满晴吹。


坟头两株异枝干,葳蕤丹蕊璎珞细。

北阙公卿如堵墙,谁持一语判兴亡。


若知京兆人无及,正用春秋侍帝旁。

李生思羽化,谢公秘精魂。


哀哉复今昔,此意竟难存。


眷彼空波照,宛转自天门。

江湖分两路,此地是通津。


云净山浮翠,风高浪泼银。


人行俱是客,舟住即为邻。

湖畔秋风日夜过,东来舴艋定如何。


蒹葭满目澄江上,不分兰阴坠露多。

山色棱层出,荷花浪漫开。


只如平日看,自喜此时来。


杨柳侵船影,蜻蜓傍酒杯。

雨中堤柳亦含颦,雨后湖光转觉新。


织月一钩催进酒,买鱼遥唤隔江人。

缺月闲寻昨梦,圆波错认吾乡。
万点沤珠参佛果,一瞬天花作道场。
清钟声未忘。

佛子矶头溯客舲,南湖高柳寄沙汀。


水分彭蠡溶溶绿,山送匡庐冉冉青。


雨过人家收鸭早,日高网户晒鱼腥。

气曾江湖忽两汊,北风飞逐几帆斜。


大姑点破千波顷,五老高盘天一涯。


树带晓烟笼绝景,豚轮骇浪喷浮花。

维舟六日傍明山,待得风来始破颜。
一抹平湖三十里,听渠微横未须关。
帆影如酲左右倾,水声似战聒天鸣。
傍人只道船行快,不道船中客更惊。
矫首南安感旧游,茫茫葭菼隔重洲。
六年自愧无恩及,百姓何须有泪流。
庾岭生涯通昼夜,周台风月自春秋。
饮赐黄封未几时,丹青池馆尽荒基。
何人富贵可长在,自古衰荣更共之。
乐事恰如春梦觉,狂情惟有杏花知。
荆楚东疆合众流,微茫天宇一浮鸥。
山围古邑当湖口,水没平沙露树头。
处处茅茨松叶暝,萧萧风日荻花秋。
湖上西风夜放颠,官舟如瓠水如天。
不如满意沙头步,何似惊心浪里眠。
好景尽供诗兴足,畏途真笑宦情牵。
路回临石岸,树老出墙根。
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
呼鸡过篱栅,行酒尽儿孙。
昔年曾访此林坰,今日重来倍有情。
道在山中人不会,竹风柏日总分明。
起来雨气掩朝阳,俄喜天开正色苍。
一道澄溪云弄影,千峰霁景泛林光。
微茫烟外颓城露,蓊郁山巅古寺藏。
梅妒晨妆雪妒轻。
远山依约学眉青。
樽前无复歌金缕,梦觉空馀月满林。
园林幽胜傍湖乡,春雨初晴草树香。
落尽梅花无客看,柴门深闭陆浑庄。
野客西来意绪劳,为停征棹到亭皋。
湖山气象皆清旷,名利襟怀自郁陶。
晓市鱼多腥万鼻,晚波风健趁千艘。
两洲相对五丈许,十里湾湾下湖水。
借问舟人谁所为,年年水落长如此。
春风湖上泮,奈此净绿何。
平堤看潋滟,皎如镜新磨。
支流别而东,下走万玉珂。
绿水逶迤城两面,清风摇动稻千畦。
独乘幽兴携樽酒,小艇归时月已低。
蛩响渐依阶砌下,萤光乱出草莱间。
炎蒸散尽人轻健,从此篮舆数往还。
似闻茅屋傍清溪,杨柳青青水拍堤。
醉里不知家远近,望中惟见树高低。
溪云出洞欲行雨,江石穿波不染泥。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