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盛名之下最难居,一节清忠自有馀。


竖铁脊梁须我辈,横金腰带听伊渠。


和戎自古迷当局,善类何时可得舆。

三载天庭出一魁,一魁岂是利名媒。


熙宁如叶庸人耳,南渡惟张君子哉。


胪唱若为调众论,囊封正要看人才。

一命官无小,心思及物同。


高风超俗见,只手救人穷。


宦路梅花白,亲庭萱草红。

诗礼名家子,铮铮早有声。


右班聊借径,在计更司征。


霜日孤标净,湖山一鬨平。

送客涪水上,我家珠水湄。


我适归未得,此别那不思。


高才府从事,芙蕖映清池。

江头雨过黄花,片帆催向春闱去。
两年共我,风舟问峡,霜砧闻楚。
定远从军,慈恩策第,岂堪同语。

问西陵、治比汉河南,若为遽东归。
正峡江衮衮,中流我共,一楫杭之。
倏听攀辕告语,公去裤襦谁。

忠嘉早结九重知,隙驷徒惊晷景驰。


祥鼓素琴犹累月,恩除青琐已先期。


秋风惨处违丘垄,霜柳疏中即路岐。

圣主方勤西顾忧,大朝临遣遴贤侯。
兰香昔在潜郎地,符竹今分古阆州。
蜀道难时虽万里,汉川佳处正三秋。
词林巨擘久心降,万斛龙文只手扛。
革履似因求见数,朱衣暂隔引前双。
明当归辟翘材馆,想未能忘濯锦江。
对床有约二苏公,湖海何曾出处同。
得似公家情缱绻,相看岁晚乐冲融。
宛陵信是佳山水,公馆翛然若翠蓬。
蕉绿一窗开,期人何处来。
湖舟吟碧浪,仙梦送天台。
世事挥长剑,宏文识古罍。
乍说银河渡,今看苕水流。
江郎工赋别,庾子惯悲秋。
野鹤情都淡,雕虫技并羞。
笑我甘苕隐,因君动越思。
绿波元可鉴,缟发已成丝。
共说修斋老,仍怀阅道时。
具严威命有祠官,历祀名山不厌难。
上帝乘龙游下土,真人骑鹤降虚坛。
已刊白玉为封检,更铸黄金作祭冠。
送别都门臈已残,朔风吹雪思漫漫。
计程中路逢新岁,拜命南京复旧官。
潮落秦淮江月小,帆开扬子海天宽。
岁莫金台雨雪飞,匆匆相见即相违。
年来每忆交游少,别后休令信息稀。
马渡淮船春意早,人还京阙晓光微。
作掾已三载,兵曹典要机。
久能勤案牍,今喜访庭闱。
沽酒莺花晚,行庖笋蕨肥。
吴生落魄志不羁,世上悠悠那复知。
长希一代贤豪士,不学千金游侠儿。
三十穷经坐环堵,四壁萧条但榛莽。
持节遥遥五岭行,瘴烟蛮雨避前旌。
已知吏戢无渔猎,莫倚时平弛甲兵。
诗句拟从官长学,舶船多候海风生。
渡头一舸发金陵,东望云间几日程。
莫倚身闲频唱和,杜红蘅碧总离情。
渚宫杨柳春依依,麦城宿雨朝雉飞。
南山白石何累累,远道之人胡不归。
我欲念之心苦悲。
野鹤浮云绝系牵,石田茅屋故多缘。
荷衣不带京尘去,诗卷长留洛下传。
踪迹江湖不惮劳,壮怀随处托风骚。
即看上国游观去,会说东吴纸价高。
旭日照吟鞭,薰风吹客船。
洪都新教铎,圣井旧风烟。
慷慨歌今日,迟回惜别筵。
潞河东去水弥弥,绿满汀洲草色齐。
客邸风尘留不得,江南春雨待君题。
献策名成出帝乡,高才不愧汉贤良。
趋庭彩服生春色,过里儒冠带御香。
粤社交游空岁月,燕台去住各烟霜。
尔作西京客,还寻北岳游。
黄云经紫塞,白发忆丹丘。
久谢区中累,行参幕下筹。
七圣骑龙上太清,年年细雨及清明。
春山远望松楸色,夜陇空闻乌鹊声。
河水千年流玉殿,风云四野护金城。
盛满心知足,归休志已伸。
乐天陪九老,莱子慰双亲。
风月开三径,山林见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