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谁以三年报一峰,舒刚盖有古人风。


一词亦到君亲地,何处无人覆马龙。

夫子当时见逝川,一声浩叹不知年。


东溟更比川流阔,不共东溟一派传。

碧玉高楼架紫云,世间应笑此楼深。


忽闻夜半鹏风起,九万扶摇好在今。

东西岭表非无事,经济术中怕有心。


何处老仙求救世,刀圭倒尽药囊深。

病里逢春实怕春,对花著语未惊人。


今朝纵有狂诗送,不是当年翰墨臣。

南川梦里旧青湖,何处青灯一榻孤。


留取幽禽守花月,隔林还与尽情呼。

晨餐怅不御,飞龙在河梁。


驾言奉王命,千骑巡东方。


材官负旌节,组练纷路傍。

慷慨芙蓉拭剑锋,飞扬云色射双龙。


留题竺国三千界,倚啸罗浮四百峰。


驿路梅花春浩渺,郊原棠树暮从容。

大荒极东南,山川莽回互。


四百罗浮峰,参差矗云雾。


关河信纡郁,人文亦横骛。

中丞出镇在扶风,共说登台两世同。


天语宣廷催拥传,霜威满路避乘骢。


簪缨独继家声贵,斧钺荣兼节制崇。

家食城南擅独贤,夜占奎壁半移躔。


东风绛帐浑闲事,先世青毡是宿缘。

昨日三峰尉,今朝万里人。


平生任孤直,岂是不防身。


海雾多为瘴,山雷乍作邻。

莆田县里初分宰,郭隗台前此送行。


落日离心催发轫,春风回首忆登瀛。


豪门书札从今绝,原野莱芜趁雨耕。

旅食西风几问津,丈夫行李未全贫。


怀来白壁聊披褐,袖有苍精岂傍人。


痛饮且歌燕市筑,振衣休染洛京尘。

据地酣歌笑四豪,诗情酒态忆吾曹。


坐来夜雨衙斋冷,望去春风马首高。


白眼未清游侠骨,朱弦宁向众人操。

鹪枝予偃息,鹏运子夷犹。


执手肝肠热,扬帆江海秋。


新花看上苑,旧榻冷南州。

北阙上书何所求,南宫卧病倏经秋。


只缘礼乐须幽讨,岂谓云霄竟薄游。


江汉趋庭宜彩服,乾坤高枕对沧洲。

金陵帝城天下会,名胜从前特称最。


观风季札自何来,巍冠峨峨垂缓带。


龙山虎阜翠烟浮,曲浦澄江素月流。

泥封芝检下青冥,帝辅皇畿重典刑。


秋满大江双画楫,风随骢马几长亭。


满蹊桃李含时雨,到处篇章发地灵。

阊阖天开袖疏来,先皇深意独怜材。


江摇旌旆云霞绕,诏剪丝纶日月回。


千里藩垣聊试手,百年海岳几生才。

迢递炎方数驿亭,更怜天外九疑青。


织绡欲看鲛人室,鼓瑟还逢帝子灵。


雨过羊城春浩浩,云连鲸海夕冥冥。

刺桐城边桐叶飞,刺桐城外行人稀。


客来别我有所适,问客此去何当归。


林卿妙龄才秀发,胸中万卷涌溟渤。

公喻如龙媒,秋游身有神。


暂此地上行,气压凡马群。


我喻如麋鹿,野性不受驯。

清政过前哲,香名达至尊。


明通汉家籍,重识府公恩。


春景生云物,风潮敛雪痕。

南省清卿羽旆驰,功书名奏九重知。


惊看去驿梅花发,想及归轺柳叶垂。


仍世史藏司马记,名都赋载左思词。

长安木叶下,匹马问何之。


去逐南鸿迅,行将北燕随。


风沙从弋缴,岁月任轩楣。

清江材子请长缨,风雨南荆万里行。


组甲夜驰豺虎窟,帛书朝奏凤凰城。


公车已见登臣乐,幕府旋闻用子荆。

丹诏优乘六传行,都门冠盖一时倾。


因君今日归与意,始信千秋达者情。


事贮左垣传马史,人将北斗望羊城。

玉节初颁下直庐,天涯岐路意何如。


应多胜赏供诗句,不为归程滞简书。


丝竹声中翻孔壁,荔枝花下度潘舆。

东南藩翰控连城,参佐雄材出帝京。


冰蘖一生留宦迹,湖山四面足风情。


春风淮水新知己,乔木莆阳旧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