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出山复入山,颠顿不知几。
瘦马怯孱颜,两毂斗石齿。
脱崄就夷旷,泥行钝亦喜。
渡舟沅水西,夷旷意稍适。
乔林带清波,路引修绠直。
中田稻孙长,秀色映阡陌。
江流亘金焦,帆樯密无数。
千艘万艘中,扁舟竞飞渡。
回头瞰中流,茫茫起烟雾。
满天风雨促舟回,万顷波涛雪浪堆。
半幅蒲帆两枝桨,诗人已自画中来。
一天寒色隐秋山,风雨勾留道路艰。
赖有好峰相慰藉,时时雾外露烟鬟。
寒砧散响入遥空,捣练深闺是处同。
黄叶西风鞍马客,那堪秋雨更蒙蒙。
水落平沙雨一痕,廉纤不断自朝昏。
马前看取长堤柳,绿到淮南第几村。
佛阁梯桄扱衽登,四山凉翠记来曾。
白莲社肯孤良友,坏色衣须借病僧。
拾果野猿窥石涧,听经仙鼠拱秋藤。
阴森夏木荣,山行足幽事。
欣闻谡谡声,崩涛入松吹。
崖含林渐迷,日没云欲坠。
鞭影苍茫一闪开,冲云抉霓走龙媒。
行人莫笑征鞍湿,才向银河洗甲回。
回头别群山,西望尽碧空。
岂知青未了,山色忽向东。
巃嵷邈双阙,詄荡开九重。
建溪之水多奔使,建溪之船薄如纸。
一丝篾缆挂船头,附石扳崖不容趾。
当其船石两相持,篙曲如弓缆如矢。
四山尊一峰,巑岏出仙掌。
遵涧肆幽行,穿萝成独往。
空岩堆落叶,湿翠下不上。
朝出泰安郭,暮抵灵岩原。
好山似贤主,延客开篱樊。
屏翠何窈窕,侧侧松云繁。
坡陀才数尺,车马日如流。
永夜淋铃雨,终朝薄笨愁。
轮旋如宋鹢,人喘肖吴牛。
树密不知雨,但闻萧飒声。
云阴团石磴,岚气逼楸枰。
瀑泻峰千尺,荷喧水一泓。
断当篙师到锡山,片云尼我竹林间。
短篷展转浑无寐,只听邮铃去复还。
雨湿桅竿风飐帆,不禁篷漏滴衣单。
苍头更说无眠处,始信人生行路难。
块坐萧斋废短筇,一春长在雨声中。
野花留得春光在,无数青山玉雪丛。
出门正尔值淋漓,决策登车不自疑。
一路新晴天借与,花香鸟语却撩诗。
一雨摧时节,微凉暑气通。
天青云澹薄,山迥日空蒙。
听讼多馀暇,韦编足细穷。
江风吹雨逐人来,行过山前首重回。
绝顶隔云看不见,石棱崖角独崔嵬。
黑风吹雨又黄昏,鸡犬数声何处村。
身在岭云飞处湿,不关别泪溅成痕。
九里松门雪过时,篮舆袅袅碍松枝。
雨留宿客还斜落,风送行人亦倒吹。
华表忽惊黄鹤反,耳中犹带白猿悲。
山老未容山客去,故将云阵锁山门。
雨催晚色凝诸岭,雷送春声落后村。
今夜青林妨月上,故人白首把诗论。
平野风烟入梦思,殷勤作画更题诗。
扁舟卧听横塘雨,恰遇江南归雁时。
电掣雷鸣酣野战,水吟龙啸郁云兴。
山南月暗全无路,岸北沙明仅有灯。
海内英豪今并起,江中波浪此凭陵。
黑云滃蔚自西来,伫立危楼亦壮哉。
远壑烟生千里雨,寒潭龙起数声雷。
田畴坐看还丰岁,里巷遥欣弭旱灾。
溪风飒飒雨霏霏,秋满蘋汀独步归。
丹噀园林棠叶老,锦缠篱落豆花肥。
眼前风景依然在,个里光阴得者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