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京华契阔已再冬,扁舟野岸欣相逢。


天寒水远飞霜风,谈笑坐觉回春容。


年逾七十两颊红,真气上溯泥丸宫。

宿雾霏霏隐翠岚,傍溪幽石自巉岩。


樵歌递响来危径,渔网连舟集小潭。


野渡无人闲寂寂,林花着雨落毵毵。

行色虚无里,人声烟霭间。


浪纹来縠水,地势逼柯山。


浅濑通舟涩,飞桥跨石弯。

远信来时岭峤春,浮家已在浙江滨。


更传赣水方虞寇,须向闽山与问津。


万里归来寻乐土,千岩好去作闲人。

还驱征骑向三湘,行尽骚人放逐乡。


绿叶素荣歌橘颂,采衣姣服浴兰汤。


云中帝子旌旗降,物外桃源日月长。

三年奔走未容归,敝尽东周季子衣。


断垄连冈平野阔,扁舟短棹寸心违。


凌晨白雾沾裳湿,薄暮彤云夹日飞。

岁寒又复事南征,桂楫兰舟过洞庭。


水入重湖千里白,山连平楚数峰青。


云鸿杳杳飞何远,汀芷微微气自馨。

屈伸任道复何求,去国翻成汗漫游。


处世久师齐物论,摅怀聊赋畔牢愁。


霜清日薄寒光急,云惨天高阴气浮。

鄂渚何尝一日安,澧阳犹喜远江干。


帝妃降矣空遗佩,公子思兮欲采兰。


水带潇湘疑有雁,地连岭蜀苦无寒。

江上风光烂不收,一年春物又将休。


鸣鸠乳燕自相得,飞絮落花如许愁。


目极关河天杳杳,身归闽粤兴悠悠。

路入春山春日长,穿林渡水意徜徉。


溪环石笋横舟小,风落林花扑面香。


山鸟不知兴废恨,岭云自觉去来忙。

时危远谪堕南峦,犹在乾坤覆载间。


瘴雨岚烟殊气候,玉簪罗带巧溪山。


桄榔叶暗伤心碧,踯躅花开满目斑。

桂林山水久闻风,身世茫然堕此中。


日暮碧云浓作朵,春深稚笋翠成丛。


仙家多住朱明洞,客梦来游群玉峰。

龙驾翩翩帝子游,我因谪宦亦淹留。


潇湘且傍鼋鼍窟,葭菼空怀鹦鹉洲。


专气愿师周柱史,著书更笑陆忠州。

俎豆其如军旅何,谁令瀚海起干戈。


休将直道论三黜,且把微辞续九歌。


山鬼含颦乘赤豹,湘灵解佩鼓云和。

远谪三湘欲卜居,试从詹尹拂占书。


昂昂愿作云间鹤,泛泛宁为波底鱼。


咿喔突梯真得计,洁廉正直却成疏。

不解扬波与餔醨,又还来放楚江湄。


椒兰气味何其烈,蘅药芬芳空尔为。


宁赴湘流非我事,托怀鵩鸟乃吾师。

此去平津路匪遥,岭云溪雨自萧萧。


山深泻涧泉长响,地暖凌寒草不凋。


放逐却教穷水石,登临因得狎渔樵。

漠漠烟村一笛风,溪山都在夕阳中。


遥看天色暮云碧,渐见山头野烧红。


闽岭风烟知已近,浙江书问恨难通。

鬓毛萧飒寸馀冠,蒙犯风霜却岁寒。


但使孤忠能感激,岂辞远谪备艰难。


苍苍云木留深景,渺渺深溪泻暮湍。

半世区区何所求,南来岂为稻粱谋。


烟岚远近浓还淡,石濑萦回咽更流。


云外钩辀听处好,溪头略彴渡时幽。

归去客,迂骑过江乡。
茅店鸡声寒逗月,板桥人迹晓凝霜。
一望楚天长。

相逢闽岭得同行,秋早凄然风露清。


蝉曳残声吟翳荟,泉飞小瀑落峥嵘。


浓云林表千峰立,细路山腰一线横。

川途荏苒度年华,命与时谋敢自嗟。


但使直方能养浩,岂知权势解悲夸。


淮舟昔共茱萸酒,闽馆今同薄荷茶。

峤南江北本来同,往返纷纷一梦中。


旧事销磨那复有,新愁缭绕亦成空。


天边山色浮浓翠,溪上云光拂淡红。

南去北来皆岁暮,流年苒苒过光阴。


江南须信风烟好,浙右方虞寇盗深。


云外山深横笔格,月中滩响叠琴心。

悠悠征骑渡溪岩,跋涉艰难分所甘。


泉石几时归水北,风烟今夕过江南。


日轮杳杳衔青嶂,天影茫茫浸碧潭。

连年兵甲兴,犹幸东南稔。


食足无叛民,闾里得安枕。


传闻江淮间,蝗旱今犹甚。

山空小寺依嵌窦,日暖幽禽转好声。


万个琅玕一茅屋,何当此处寄浮生。

川途奔走四回春,海上经年与死滨。


子美自怜常作客,长沮应笑是知津。


艰危至死无千古,忧患如吾岂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