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逢君校雠暇,同向寺中来。


丹鹫何年至,青莲此地开。


经声闻竹屿,棋局净池台。

清凉闻此地,结驷亦随缘。


偶共金门客,来参白阁禅。


萝云栖古殿,花雨接诸天。

榕阴缺处见西山,步遍墙阴落照间。


谁信史君无一事,只知终日与僧闲。

隔涧人家通小桥,家家沽酒可相邀。


深沈榕叶遮烦日,浩荡风头驾晚潮。

碧玉枝柯柑橘林,开花结子未成金。


何当烂熟经霜露,更约提壶一访寻。

急手轻调北苑茶,未收云雾乳成花。


灵襟习习清风起,归梦遥知不到家。

暑雨霏微湿翠岚,共投萧寺解尘骖。


黄粱初熟鲟羹美,恰称嵇家七不堪。

台屋深难暑,湖林近易风。


高歌送长日,醉眼睨凉空。


雀舌纤纤碧,鸡头淡淡红。

偶然携酒作郊行,才出尘中眼校明。


岁月几何新景象,河山百二旧神京。


初凉道上行人影,斜日村中打麦声。

兀坐虚亭上,天风喜送凉。


槐阴摇嫩绿,荷蕊吐新香。


鱼戏波中藻,莺啼柳外簧。

微凉院宇百壶清,长日铮铮听矢声。


左右卒投存礼乐,东南均醉失输赢。


枝头偶语禽声碎,阶下先花菊叶馨。

老夫不是趋炎者,乘兴从游过菽庄。


已脱尘心平火宅,爰寻野趣憩山房。


归云久寄岩头懒,片雨初收石乳香。

俯瞰江流万尺台,暑天长引好风来。


若为今夕如相避,怀抱何由一快哉。

坐遍遐观渌照亭,凉飙了不到檐楹。


更登江月还蒸郁,谁道人间夜气清。

澄江横匹练,月洗黄罗扇。
卷尽白云衣,常星撒沙见。


天低欲就人,夜色凝深淀。

翠微深处翠微宫,避暑当年说太宗。


吊古不须增感慨,凭高聊复得从容。


千章古木苍烟合,数尺残碑碧藓封。

千年陶侃读书堂,故老相传在武昌。


九曲亭前入云路,寒溪下接江流长。


剑池龙去日色薄,梅偃层崖几开落。

章华之台浮云空,繁华又到吴王宫。


西山烟光照林麓,南浦云气随蛟龙。


瑶殿金扉倚虚旷,象床玉几生雄风。

骑山楼下水轩东,一室初开待白公。


虽是不如南涧上,都缘却有北窗风。


衔杯避暑称河朔,飞盖延宾在邺中。

一林啼鸟不知名,应怪山翁此地行。


化蝶与周俱是梦,游鱼知我久忘情。


胸中丘壑真馀事,世上功名畏后生。

古祠清燕敞虚堂,乔木森森昼景长。
池面雨来荷助响,席间风细篆生香。
乌纱倾侧朋簪乐,翠縠翩翻舞袖长。
忧端引起鬓丝长,喜报梁州复故疆。
相约杨园舒野步,频呼竹叶沃刚肠。
飕飕翠筱风生槛,滟滟红蕖水满塘。
老怯新秋暑郁蒸,晚风水槛一披襟。
试教通闸喧雷鼓,何似穿崖响玉琴。
默坐自能醒渴梦,微吟时与和清音。
驱车畏火伞,投扇倦风箑。
起行青松径,往就白云榻。
窈窕一壑深,苍苍两崖夹。
古松凌巨塔,修竹映空廊。
竟日闻虚籁,深山只此凉。
僧真生我静,水淡发茶香。
海燕飞飞西复东,几人钓艇石湖中。
天边珠树三峰白,镜里荷花六月红。
落羽独怜游洛客,问奇时傍灌园翁。
珠林行乐地,乘兴一追攀。
曲水通诸沼,浮云断九关。
衔杯吟白雪,说法问青山。
胜事闻河朔,吾亭亦自宜。
冻云低结暝,槛水淡生漪。
竹韵清醒耳,瓜浆冷沁脾。
飒飒西风古壝傍,茅亭息马沐新凉。
青林细管空悲切,杲日野池虚映光。
引客同心聊对酒,屏人独坐迥思乡。
廿年弦颂识羔羊,休沐逢君在柳塘。
避暑一窗分午绿,佳期双桨待昏黄。
烟光浅澹真娘墓,花态温柔侠客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