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密疏即储胥,指言刀锯馀。


难排赵高鹿,竟葬楚江鱼。


愤魄栖长濑,冤氛犯太虚。

鲁中汉碑存十一,任城有三阙里七。
郑固墓铭峙东平,苔蚀榛荒亦未失。


汉碑结癖谷口翁,渡江搜访辨真实。

迢遥山意外,清风又对君。


若为于此地,翻作路岐分。


别馆琴徒语,前洲鹤自群。

客斋开别住,坐占绿江濆。


流水非外物,闲云长属君。


浮荣未可累,旷达若为群。

谁处江东郑老家,自锄谷口种烟霞。


远山三月多归思,晴日东窗见杏花。

书家称汉隶,最首石经碑。


谷口今谁及,中郎是所师。


惊鸾皆有势,折铁更多姿。

五百首新诗,缄封寄去时。


只凭夫子鉴,不要俗人知。


火鼠重收布,冰蚕乍吐丝。

看花兴未休,已散曲江游。


载笔离秦甸,从军过洛州。


嵩云将雨去,汝水背城流。

危碧层层映水天,半垂冈陇下民田。


王维爱甚难抛画,支遁高多不惜钱。


巨石尽含金玉气,乱峰闲锁栋梁烟。

上国谁传消息过,醉眠醒坐对嵯峨。


身离道士衣裳少,笔答禅师句偈多。


南岸郡钟凉度枕,西斋竹露冷沾莎。

何处陪游胜,龙兴古观时。


诗悬大雅作,殿礼七真仪。


远继周南美,弥旌拱北思。

衡岳去都忘,清吟恋省郎。


淹留才半月,酬唱颇盈箱。


雪长松柽格,茶添语话香。

错错在禅庭,高宜与竹名。


健添秋雨响,乾助夜风清。


雀静如枯折,僧闲见笋生。

朝衣闲典尽,酒病觉难医。


下世无遗恨,传家有大诗。


新坟青嶂叠,寒食白云垂。

西望郑先生,焚修在杳冥。


几番松骨朽,未换鬓根青。


石阙凉调瑟,秋坛夜拜星。

谁知闲退迹,门径入寒汀。


静倚云僧杖,孤看野烧星。


墨沾吟石黑,苔染钓船青。

林下高眠起,相招得句时。


开门流水入,静话鹭鸶知。


每许题成晚,多嫌雪阻期。

钟陵千首作,笔绝亦身终。


知落干戈里,谁家煨烬中。


吟斋春长蕨,钓渚夜鸣鸿。

展转复展转,所思安可论。


夜凉难就枕,月好重开门。


霜杀百草尽,蛩归四壁根。

白发久慵簪,常闻病亦吟。


瘦应成鹤骨,闲想似禅心。


上国杨花乱,沧洲荻笋深。

个是仙家事,何人合用心。


几时终一局,万木老千岑。


有路如飞出,无机似陆沈。

诗心何以传,所证自同禅。


觅句如探虎,逢知似得仙。


神清太古在,字好雅风全。

高名喧省闼,雅颂出吾唐。


叠巘供秋望,无云到夕阳。


自封修药院,别扫著僧床。

遗墟那复辩,岩石但苍莽。


遐想嘉遁年,云霞结真想。


馀辉贲草木,秀句在穹壤。

天台坐忘真,为我洗俚耳。


浮舟作阮咸,坐客亦兴起。


此声从何来,湖阴正清泚。

无成归故国,上马亦高歌。


况是飞鸣后,殊为喜庆多。


暑销嵩岳雨,凉吹洞庭波。

匿影深啼亦已阑,空令客袂怅江干。


卑栖未敢争鸡食,度岭时闻唱路难。


细敛羽毛那用锦,但存陵麓忍辞寒。

谷口郑氏书何奇,以心喻手手自随。
天机所到忘蚿夔,虿尾薤叶飘云旗。
有龙矫矫掀之而,高堂昼寒嘘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