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九里闲云万个松,经行记得旧时踪。
黄金曾饰宋儒士,苍狗岂知秦代封。
风露横陈鸣鹳鹤,波涛澎湃起蛟龙。
边城昨夜羽书飞,传道临安亦已归。
鱼鳖不惊随土纳,貔貅无敌见天威。
吴山东向晴云起,浙水西流落日微。
妖兵七月犯钱塘,百万吾民总可伤。
白璧黄金随虎豹,青娥红颊伴豺狼。
交游半是泉台客,城郭今为瓦砾场。
钱塘妓女颜如玉,一一红妆新结束。
问渠结束何所为,八月皇都酒新熟。
酒新熟,浮蛆香,十三库中谁最强。
使君驻节钱塘口,曾见江潮突兀来。
雪影障天千仞白,雷声喧海两山开。
孤舟簸荡行难稳,往事销沉去莫回。
野艇摇烟,生衣蘸渌,镜波圆折。
湖菱翠贴。
最苦新凉犹怯。
二客论交自有时,篆畦相会不相期。
家如元亮贫更好,学抵申公老未衰。
好诗甚似无声画,昏眼羞同没字碑。
春酒不同醉,春花空复开。
美人临卫水,客子滞燕台。
近得铜章报,翻令锦缆回。
使君遥领部,相对复何年。
海树晓行外,江蓠秋思边。
城临百越地,帆尽七闽天。
往年君别处,梧叶正秋雕。
犹忆琴樽约,曾同风雨宵。
寒空鸣雁急,烟浦去帆遥。
海门春水发,吴舫到何迟。
芳草行吟处,孤鸿入望时。
沧江成远别,白首见相知。
美人南去采芳兰,春色偏宜江上看。
天竺峰头读书处,白云长自傍人寒。
片帆飞去拂云霞,月满中秋应到家。
人在长安望南国,隔江春信寄梅花。
白云千里故园心,海上青山辨武林。
燕雁度江天渺渺,吴枫接岸日阴阴。
朝浮扬子潮声远,夜泊芦花月影孤。
应念倚门今白发,长风吹梦到西湖。
司马旌旗下九重,三江秋色上芙蓉。
故乡南去四千里,云外遥看天柱峰。
燕京陌上送周郎,归到西湖春草长。
清夜开樽多旧侣,满船歌管月如霜。
长安芳草歇,多病赏心违。
落日三江满,秋风一棹归。
雨来寒雁失,潮上夜钟微。
钱塘叛卒又婴城,报至令人失意惊。
天子于今犹自将,藩臣何以不知兵。
官无良吏因循致,庙有成谟次第平。
扁舟绝惊涛,芒履陟修岭。
跻攀虽小劳,窈窕岂人境。
巨石开双关,有道细如绠。
黑头时与王孙别,春草又青天一涯。
贫甚冯驩犹有铗,归来丁令已无家。
葑田湖窄残舟少,墓道山荒剩屋斜。
苔竹沟深迷远近,置我洞庭青草湖。
飘风骤雨且高卧,来牛去马非良图。
中散几时应罢锻,舍人何日共投壶。
燕京八月风呼号,枯桑古柳纷飘摇。
茫然送客感秋思,万里忽忆钱塘潮。
钱塘潮势秋中盛,家家看潮箫鼓竞。
黯黯冬云愁不开,霏霏暮雨急相回。
天寒雁趁沙边宿,岁晚人从海上来。
去国虞卿仍独往,忧时刘向只空哀。
晓日融融蘸碧波,爱人烟景可胜多。
山分吴越潮吞吐,帆驾风涛春一初。
裘敝篷霜寒却犯,诗成尘砚冻仍呵。
万种尘缘坐未消,山僧何处觅根苗。
消磨日月惟林谷,斟酌乾坤看斗杓。
尺帻尚堪韬黑发,夷途终见悟清宵。
山抱钱塘总可观,丹青着笔亦应难。
风波变换虽无定,心地闲来自觉宽。
屏嶂北排烟漠漠,潮流东去海漫漫。
人事天机洞可观,霎时容易霎时难。
顺流未觉潮头险,逆境方知海口宽。
远岫云开高突兀,涨沙风卷去弥漫。
江头细雨棹初回,潮傍中秋亦壮哉。
水底暗疑雷鼓动,海门惊驾雪山来。
雄吞众水期如约,急送行舟去似催。
西湖天下景,屈指近重阳。
老眼明秋水,归舟傍野塘。
枯桐存古调,倦翮厌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