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少林禅伯旧松亭,闻说巢云个个青。
一榻秋声风度岭,半空凉影月临扃。
雨花飞处苍龙蛰,贝叶翻时白鹤惊。
群峰天宝西飞来,茂林幽壑相萦回。
福山中峙太古色,绀楼碧殿凌云开。
云间一珠光万丈,圆外莹中明月相。
剑江东望山如龙,水势曲与山相从。
山盩水厔气所钟,山居山人居其中。
碧眼白首颜如童,长日跏趺坐高舂。
竹园寺里昔曾游,弹指流光十六秋。
诸刹每传新学起,一箪犹为故山留。
文词雅正推裴柳,诗句清妍属澈休。
会稽名郡素多贤,翼举高风更凛然。
金缕赐衣梁代日,紫檀遗象义熙年。
千峰秀色层檐外,双涧清流绝磴边。
诸子才华老更成,自惭蒲柳易凋零。
梅林兵后山如赭,普度春还树似屏。
尘拂宝花分半席,几翻贝叶校群经。
鸡鸣别后廿馀载,地远无由寄尺书。
习静禅心原自定,长斋法候近何如。
道高久伏畬山虎,诗罢闲观泖水鱼。
西湖灵隐称名刹,记我当年事胜游。
灵鹫岭边山独秀,冷泉亭下水长流。
祇园鹤唳禅林晓,石洞猿啼玉树秋。
丈室团菁茅,禅心湛虚寂。
去岁舂陵来,萧然寄高迹。
贝叶坐翻经,篝灯寒照壁。
人世至今无可说,相逢端合话来生。
交空四海公垂老,愁入深山雨易成。
料得归来应有泪,不因禅定便无情。
我到深山公入世,人天哀感未分明。
中年万事不挂眼,静夜一灯微有情。
碧海沉沉那有岸,秋虫唧唧徒闻声。
昔从东南来,税驾依金地。
迎风步峻阁,始眺澧阳市。
苍茫烟雾下,一水萦如袂。
达摩西归不记年,雪山消息更茫然。
行人不会真如事,唯爱长芦含暮烟。
简师本吾儒,学佛见阃奥。
开心涤尘滓,回首弃巾帽。
飘飘秋云意,凛凛霜柏操。
中秋皓月,隔霄光倍照尘寰。
九龙喷香水,胜沈檀。
白家珠明协瑞,尊者诞人间。
诸方喉舌卷舂容,直指慈幢信长雄。
翳尽全开扪海月,清多平挹洗天风。
相望震旦传衣后,别寄西儿妙斫中。
白云去不还,空留白云额。
至今飞山颜,片片尽秋色。
萧萧事盘纡,刳石转攲仄。
仰窥玉奁天面窄,顽碧颠青自天掷。
祖禅不管地祇悭,十五百徒此其宅。
流水声中换今昔,粉抹赪糊老椽壁。
炊烟万井着僧居,人在康衢画不如。
寄语偃溪崖淡墨,图中添我一柴车。
水际茅亭竹下庵,清谈竟夕不知厌。
伽佗善巧何能继,经藏幽深亦许觇。
额内珠存虽本有,眼中金落复谁拈。
群峰罗立青巉巉,中有佛庙名香严。
飞泉汹涌出峰后,四时激射喧苍岩。
跳珠喷雪几百丈,下注坎险钟为三。
火衰水劣病馀身,未散虚空一聚尘。
更欲强招年少客,折花同赏梦中春。
饭后西堂百步行,困来合眼是无营。
从生至老非他物,道著如今已是情。
剡竹纫丝杂短长,谁教曲折号宫商。
自从眠处知消息,终日笙歌是道场。
四风标韵出风尘,高下虽殊一色均。
为我终朝谈实相,参差庭柏敞精神。
闲窗日射寒松影,枕上风传过雁声。
梦境觉来无一际,不劳唇齿话无生。
闻君鼎足话无生,说尽无生及有生。
几日西郊回杖锡,小窗同听竹风声。
空生去后花飞绝,庞老行时雪落频。
有句无言空不会,夜寒红燄一炉香。
青山隐约林端见,碧水逶迤竹下来。
芳草落花无朕迹,与君亲到北园回。
万法都来一道场,游行何处不真常。
临风不用提玄旨,翠竹森森自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