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废苑繁华未可寻,孤城西北路嵚崟。


檐边月过峰峦顶,柱下云回草树阴。


宾客日随千骑乐,管弦风入万家深。

久宦东牟,清门高广,自然别有行藏。
吕真遗训,一指遇重阳。
拂袖西秦顺化,真功就、复返吾乡。

炎天小县葵花好,五色空庭日日香。


开正得时先让赤,见宜尊礼莫欺黄。


交枝接叶谁为众,异蕊同心自向阳。

垂髫与君与折节,初学吟诗开又切。


君仍抵掌能剧谈,至今涛澜翻颊舌。


人生读书须五车,要当赤手捕长蛇。

如马放逸兮不羁,如松磥砢兮多节。
伟干如谢康乐之眉须,雄辩如楼君卿之唇舌。


其高处可以上可以下,其妙处不可画不可说。

明公双鹤未易知,志在赤霄万里外。


低头啄泥不自聊,拊翼向人几可爱。


北风崩云三尺雪,侧睨天池颇愁绝。

人鲊瓮甜,鬼门关隘。
虎头狼尾滩形怪。
夷陵尽处是黄陵,净江又在黄陵外。

一水盈盈,亲朋久待。
那知尚滞黄陵界。
楚天尽处是夷陵,黄陵又在夷陵外。

二火皆食,始同荣,末同戚。

两朝崇祀庙谟新,抗疏名传骨鲠臣。


志矢回天曾叩马,功同浴日再批鳞。


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

借□湖南道,空堂坐二更。


忍闻租赋重,独爱悬□清。


心□多萦绊,灯花半灭明。

东华正踏软红尘,却趁西湖祓禊辰。


历似明天时令正,春逢闰岁物华新。


流连花柳输豪侠,判断湖山愧隐沦。

诗楼郡城北,窗牖敬亭山。


几步尘埃隔,终朝世界闲。


凭师看粉壁,名姓在其间。

白石如白羊,起跪变化速。
芸芸箨龙雏,身与云俱绿。


嗟哉两神物,曾不受迫逐。

如山堂上翠横空。
山影浪花中。
夜夜林间明月,时时柳外清风。

出仕虽无补,归耕宁买田。


聊将报明主,庶不愧前贤。

昭陵人物一朝盛,晚有醉翁为拟伦。


譬如群凤粲羽翰,来下千里仪九成。


凤归乐绝天寥寥,人间坠简空垂精。

醉公认得扬州路,堂上平山列酒樽。


后日公荣来酩酊,赋诗可但属姚孙。

身远乡情重,途穷客病深。
参苓频在眼,桑梓最关心。
居简便夷俗,含凄效越吟。
高寒禁署含冰玉,瀛洲老仙岩电目。
袍锦团团紫凤花,帽光隐隐青螺粟。
丝纶夜半催宣布,香艳宫壶新雨露。
除书飞下五云端,光焕蓬莱紫气间。
照世声名山岳重,绝尘襟度雪霜寒。
玉堂昼永紬书好,紫砚春浓草诏闲。
欧公天人世无匹,六物之中目为一。
孤山山下西湖西,飞梦逍遥绕云石。
凿开瑶窟迸银泉,水镜胸中湛虚白。
长空汗漫呈六萼,脉脉随风旋回薄。
望穷袤广极幽潜,至巧信出天机作。
江山一洗尘土空,使我方寸成恢廓。
泠然非徵亦非商,夜久清音入梦长。
人道官蛙成鼓吹,我知风水是霓裳。
庐山几千仞,屹立并长江。
杨澜左里,洪涛巨浪日舂撞。
风止雪消冰净,相与泊舟登岸,攀磴望空谾。
环滁皆山也。
望西南、蔚然深秀,者琅邪也。
泉水潺潺峰路转,上有醉翁亭也。
楼头一夜寒声促,但怪重衾惯藏六。
小窗起听枯叶鸣,更觉凝寒透肌粟。
乃知龙公修故事,幻作轻细巧翻覆。
高馆张灯坐,悽然思不禁。
春风随客远,夜雨滴更深。
漫说金横带,还愁雪满簪。
颓年去堂堂,白发新种种。
崎岖造化久,败屦常决踵。
从来万里意,不料乘崄恐。
五都一何绮,歌管政繁会。
眷我友明月,援琴写秋濑。
何言昃离后,一饱困藜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