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省垣东畔至公堂,十五年前战艺场。
饱食大官无补报,两科来此校文章。
天公何意属青阳,留却繁红殿众芳。
仙圃岂应须鼓发,淄林时复见琴张。
朱栏露重欹晴锦,翠箔风微浥晚香。
秋期忽已半,凄凄天气凉。
岂不悲摇落,惜此满月光。
流辉掩南极,素影回东方。
登临忽失四围山。
景向雾中看。
相携小住文殊院,听松声、如泻狂澜。
九十春光过半。
廿四风光初暖。
阶下翠盆林立,叶底仙榴苞绽。
画舸便春涨,骄骢惜障泥。
归欤何所惬,烟柳子陵溪。
檐鹊矜巢噪,桑鸠唤妇鸣。
客愁饶饾饤,墙外卖花声。
柳嫩风摧绿,花娇雨妒香。
欲凭羲驭缓,莫遣负韶光。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
重楼窗户开,四望敛烟埃。
远岫林端出,清波城下回。
乍疑蝉韵促,稍觉雪风来。
闻君庭竹咏,幽意岁寒多。
叹息为冠小,良工将奈何。
露冷天阶银烛清,绛榴飞影斗间横。
繁花媚已酬嘉节,多病愁兼剧世情。
十里层台齐月上,三城悲角绕云生。
乔松依故国,双峙俨清班。
露坐团疑盖,遥瞻耸似山。
清风恬旅宿,古戍压人寰。
玉署沉沉隐画墙,柳阴深覆御沟傍。
钩陈天近通三接,奎璧星明共一堂。
地迥自惊尘土隔,云深翻觉路歧长。
骐驎归苑寂,蟋蟀近床鸣。
往事梦中复,暗愁闲处生。
篝灯留掩映,城柝递分明。
吾闻邓林木,连阴遍千里。
自从开辟来,斫伐非一纪。
是谁持斧柯,历阅林麓里。
乾坤交义重,杯酒笑谈频。
作郡年华妙,工诗格调新。
江山才驻马,草木已回春。
棘闱深锁隔红尘,人对秋灯阅卷频。
汗漫才华经只眼,品题声价倍千钧。
太阿出匣光难掩,燕石堪谁假作真。
天人眉宇自堂堂,百世文章百世香。
求马本能忘牝牡,遗珠休更问沧茫。
请看天上风云会,敢道人间傀儡场。
四面□山瘦锁闱,片云拖雨乱交霏。
深杯敢负今秋兴,皓魄何辜此夕辉。
痴拙我知□我老,狂醉狂是更谁非。
大会衣冠入选闱,夹山烟霭送寒霏。
人间士类如云集,天上文星逼斗辉。
世有真龙能识别,谁衔燕石敢为非。
仰闻合浦珠,出自老蚌胎。
茫茫沧海底,阵阵风波摧。
探者非一人,采者什百来。
渺渺洞庭水,茫茫接天日。
有时烟云生,巨宇皆涨郁。
中有鱼鳖窝,中有龙蛇窟。
大集荆楚驹,置之荆台野。
百十自分群,玄黄杂苍赭。
中有蹀石儿,中有汗血者。
有客携一囊,采采蓝田玉。
微茫渡江水,崎岖入山谷。
搜索穷目力,遍寻费心曲。
栖尘帘阁喜新除,秘册骈罗几席虚。
周室职方传旧志,汉家年表效横书。
要从鞮鞻增图籍,岂为华离问史胥。
瀛洲亭畔静阶除,匼匝槐枝亚碧虚。
池面轻风迎散帙,檐牙初日照幡书。
共知定本推前辈,未敢传钞付小胥。
每遇山水佳,流连不能已。
松间数拳石,嵌空幻奇诡。
上有百尺阴,虬干互攀倚。
日夕天气凉,飒然秋已深。
虚檐切穹霄,广院下层阴。
浮云颓高望,荒飙寒远音。
草疏饭客淡弥亲,巾袖高谈亦伟人。
车似鸡栖偏疾恶,釜惟鱼在卒全身。
服边讲授堪连席,申夏韬潜耻触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