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至后回阳小,尊前发兴新。


片言千里驾,孤愤十年身。


寒色来今雨,冰心问故人。

炼石功难就,行云事颇真。


桥如竞牛女,室已让鲛人。


急难朋情见,流离客思新。

蛟龙不自制,驱雨遍神州。


岂辨两仪色,争奔千穴流。


吾谋惭垤蚁,世路薄巢鸠。

滴雨过深睡,浑迷午候长。


宿鸦为暝色,收霓更斜阳。


静得琴书理,明添竹树光。

波光澹澹橹声圆,风软潮平利涉川。


浩渺云涛连海峤,空蒙烟雨湿楼船。


江山雄伟冠天下,景物瑰奇绕目前。

神山失凭依,漂泊西南州。


连峰蟠秀气,作镇苍溟陬。


世传朱明洞,深秘未易求。

万物焦枯谁作霖,片云成雨慰民心。


奸邪逐去精忠雪,天意方知感格深。

雨细梅黄荔子丹,殊方风物异江山。


客愁望极伤心处,更听钩辀云木间。

雨中多白日,早稼最相宜。


更喜林烟外,蝉声催荔支。

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


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


荼蘼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

闻道张晨盖,徘徊石首东。


浚川非伯禹,落水异三公。


衣湿仍愁雨,冠欹更怯风。

野出西垣步步迟,秋光如水雨如丝。


铜龙楼下逢闲客,红药阶前访旧知。


乱点乍滋承露处,碎声因想滴蓬时。

维航枫桥晚,悠然见虎邱。


塔标云影直,钟度雨声幽。


僧舍当门竹,渔家隔浦舟。

东风小阁陡生凉,尽日浓薰柏子香。


好雨逡巡留客住,浮云南北为谁忙。


青春未老看花眼,白首犹抄种菊方。

卷地芳春都过了。
花不语、对人含笑。
花与人期,人怜花病,瘦似人多少。

闻说海棠开尽了。
怎生得、夜来一笑。
颦绿枝头,落红点里,问有愁多少。

旧日爱花心未了。
紧消得、花时一笑。
几日春寒,连宵雨闷,不道幽欢少。

空斋自潇洒,况复值秋初。


焚香对微雨,如在古僧居。


庭寒夕鸟下,烟淡暝松疏。

门径素来静,雨中人更稀。


山禽时一啭,田雉每双飞。


客散罢琴宴,心闲清道机。

飞雨洒门阁,庭溜夕已深。


凉飙惊幽幔,秋气薄单衾。


暝壑无霁色,寒蛩多苦吟。

斋居清昼四无邻,黄卷中间过半春。


落尽杏花浑不看,少年人似老年人。

邑里萧条民未复,斋居卑湿病相牵。


客愁连月唯闻雨,农事关心拟问天。


自幸拙耕终岁饱,更惭中酒日高眠。

海上秋添寂寞情,万家烟树暝重城。


萧萧细雨遥天暮,独向空楼闻笛声。

一雨起前浦,霏微向暮秋。


谁方眠钓艇,我独在江楼。


山晦峰峦隐,烟凝岛屿幽。

春泥得雨滑于镜,晓树带云淡似图。


只作寻诗看便了,梅花曾识灞桥驴。

山蛰惊尘已发声,移花移竹正忙生。


相成老子一春事,只费天公几日晴。


何以消忧惟酒可,无能为役以诗鸣。

相逢僧话了幽寻,不负沧浪一访临。


对菊莫谈当世事,品茶犹识古人心。


白云共住山前后,黄叶自知秋浅深。

丛林翳重冈,迢递僧居独。


凭轩一怅望,春雨蘼芜绿。


泉香花落涧,窗暝松围屋。

山色秋光澹绕斋,雨声虫响互悲哀。


清尊怜我攻愁去,白发欺人送老来。


江柳净无余叶在,渚莲迟有一花开。

庭空雨鸣骄,天寒雁啼苦。
青灯淡吐光,白发悄无语。


几年不与联床吟,君方客吴我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