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远客经时节,孤舟积雨寒。


无心争道路,嬴得梦魂安。

楚天寒信迟,况入小春月。


冉冉横山烟,青青缀林叶。

尽知为客恶,还见别家多。

风雨空愁在,山林奈晚何。

小舟乱如叶,沉雅深渊中。


衔鱼自飞起,不敢惊蛟龙。

秋容殊可悦,客棹且须迟。


霜叶飞红雨,烟岑抹黛眉。

悬薄者谁室,宛在水边居。


停舟试借问,高人或姓徐。

暮程投野镇,逆旅恋乡人。


怕有金陵客,逢舟借问津。

暮雨寒溪急,秋烟远岫微。


扁舟冲浪去,何日顺潮归。

十日溪中舟,格格响溪石。


孤篷过鸣雨,忽失沙上脊。

千山风雨急,离况转萧森。


柳色春难透,梅花冷不禁。


谁嗟行路险,独抱古人心。

开尽酴醾千架,柳阁阴浓,摇曳轻烟。
顿喜隔年佳侣,点破苔钱。
修径萦回,低阑掩映,不异家园。

竹柏交加千万树。
春事已伤迟暮。
绕屋芙蕖,浮船瓜蔓,梦到山阴去。

雨作千山雾,天悭半日晴。
披衣不待小窗明。
蜡得平声双屐体逾轻。

欹枕听微雨,开帘讶晓晴。
远村桃李向人明。
更见菜花黄绕蝶衣轻。

数株垂柳如染,映水鲜洁。
细雨乍飞又止,误荇带横空,枝干交结。
亭虚步窈,藤杖棕鞋穿径滑。

翠竹捎池,虬藤掩径,携侣共过名园。
立松阴深处,衣领生寒。
顿觉得、荒凉意境,近来事事偷安。

羁怀病思不禁秋,又报西风大火流。


梧叶未凋高树翠,薇花不厌小山幽。


燕鸿来往书生老,禾黍高低故国愁。

我能甘贫谁委悉,惟欠鼓颔曳杖乞。


闭门宁饿十日雨,约己何能六尺屈。


裹子桑饭公等恩,食骏马肉我固失。

下眺黄泥阪,蒙蒙晓雾漫。


岩泉时一滴,松雨几曾干。


利倍盐为市,耕劳石作田。

欲言林下趣,思共涧边行。


细雨枇杷熟,空江杜若生。


离居非远道,向夕自含情。

迎春半月先,寂历过新年。


鸡狗羊猪忌,风雷电雨全。


玄冥虽代谢,阳德未昭宣。

家轻授鳌灵,不拟再寻盟。


故业成荒址,中心饮恨声。


废兴犹反掌,今古总伤情。

蜀魄抑何灵,年年不负盟。


才过百五日,便作两三声。


渠自怀归计,人因恼别情。

惜春心绪雨连宵,作阵扬空势转骄。


晚向梅花愁烂熳,早从桑土念飘摇。


行人泥滑三汊路,渔子潮平独树桥。

岁晚烟云酿薄寒,好山正向雨中看。


断桥流水横渔艇,要路丰泥没马鞍。


初向玉山迎敕使,远从闽岭望长安。

洞中山石俯波光,窗外林花荐野芳。


况有管弦相映发,尽教风雨佐清狂。


虚疑四老烟霞地,正是三江云水乡。

岁寒风雨合江楼,灯火楼头数夕留。


新命误蒙吾己老,旧书多在子须收。


星辰万里趣关塞,环佩三朝侍冕旒。

江南五月黄梅雨,带雨滋花向晋阳。


映空游丝湿欲堕,赴壑细渠流未长。


重檐淅淅杂午漏,画寝冉冉凝清香。

蒙蒙江天雨,遥遥湖水船。


谁施巨灵斧,擘此青数拳。


缥缈呈夏云,婵娟隔春烟。

今雨怀人一水遥,小堂深竹坐萧萧。


江间去棹怜仍驻,台里缄书枉见招。


剪烛无由联夜榻,裁诗还忆共春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