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春风春雨满春山,桃李梨花草树间。


时有片烟收不起,淡随飞鸟去而还。

秋风秋雨又冬霜,山路山溪任短长。


邂逅留连随地饮,峥嵘竹外见梅芳。

桃李春风又一年,老来何事不陶然。


晚檐莫听垂垂雨,断送流芳到酒边。

门居地僻无来辙,新绿新荷新笋时。


珍重情怀尚能赋,为搜言句和成诗。

人家蚕麦祈晴日,城郭山川断渡时。


隐几正看千佛偈,敲门谁送两篇诗。

抵掌挥觥不待诗,共看泥土蚓鸣时。


晚来吹彻垂垂雨,未必骚人总得知。

虚檐疏雨夜深深,清彻寒窗梦不成。


却忆拥蓑篷底宿,静听千点落江声。

茫茫野水浸篱根,无数青山接远村。


三月懒游花下路,一家深闭雨中门。

雨收炎暑入山云,滴砌淋檐润色分。


更以微风吹草树,鸟飞啼过亦欣欣。

溪南上下郭,得得过春山。


自叹欲何往,相从非等闲。


波深鱼泼泼,竹静鸟关关。

雨叶凄凄晚,风花肃肃春。


乍看浑入意,久坐恐伤神。


城郭三家市,山林一病身。

花浥垂垂细,林摇点点稀。


绿繁枝困袅,红淡蕊鲜肥。


高下海棠起,浅深山柳围。

风作连宵雨,山寒复昼冥。


酴醾花白白,杨柳叶青青。


令节空轻过,芳时惜易经。

今年云物风吹雨,山涧关门亦可书。


烧叶炉中暖红酒,静听檐溜落阶除。

花时人道多风雨。
梅蕊都来无几许。
何须飘洒湿芳心,粉面琳琅如泪注。

桃花昨夜愁尽发,燕子今春疑不来。


雪衣鹦鹉亦可怪,错唤主人非一回。

一札飞来宽大书,潞阳归骑踏菅蒲。


九天雨露开元化,列宿光芒拱北枢。

十二官街底许宽,寻常尘土昼漫漫。


晚来一雨春多少,唯有垂杨最好看。

一雨沧江起杖藜,愁边芳草正萋萋。


天门石裂双雷下,海国风高万象迷。


百战苍生鲛室里,频年赤羽凤城西。

走马归来稍自宽,愁边萧索汉庭冠。


葵榴不落千枝净,风雨频生六月寒。


客到庭阶惊自出,书传兄弟泪难看。

常期计已过花朝,因闰称元再此宵。


灯焰明因离月晕,歌情妙不借笙箫。


驻颜酒当三千核,取景人疑廿四桥。

厌厌夜雨。
小院重门闭。
无奈春寒推不去。

冒雨祠官肃,山园禁漏稀。


云轻沉穗帐,风细飒灵衣。


淅沥松阶静,深沉燎火微。

六旬积阴雨,九土重怀襄。


势挟千崖下,声连三殿长。


楚南飞石燕,齐北舞商羊。

今番春事元有主,分付游人莫多取。


夜来山下雨飘花,不知山上花为雨。

山河世界谁分主,佛地虚无吾偶取。


老龙山半起耕云,晓来处处春田雨。

短刺长条满院香,淡烟微雨洗红妆。


织成锦字凭谁寄,起向阑干玉箸长。

寂寂幽宫闭,仙娥行雨归。


晚篁风际碧,秋草洞中菲。


松老沾逾翠,云轻湿不飞。

旧侣惬相寻,凉飙动禁林。


秋因一叶早,交以十年深。


片雨生幽事,层城下夕阴。

湿云如梦雨如尘,庭菊抽苗觉渐新。


试看枝头青蓓蕾,含香有待探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