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夜雨溶溶点嫩黄,朝来淑气媚红妆。


薰风尽扫狂蜂蝶,独倚朱栏一片香。

古槐疏柳度轻飙。
荷香隔院飘。
棚阴清露缀葡桃。

篯铿华族。
羡堂上双星,阶前芝玉。
占尽人间福寿,行高乡曲。

暖回南陌,正水涨春波,柳舒新碧。
文酒清欢才罢,又归词客。
萧条书剑东风里,醉旗亭、遍看山色。

雨馀如沐。
正暑气乍消,阶除新绿。
有客樽开琥珀,骈罗丝肉。

宫饼烧残,小阁落梅如雪。
衾窝寒峭,箫局薰才热。
钗声鬓影,偷见烛花双结。

红满西园,正喜萧萧雨歇。
平沙联辔,更壶觞提挈。
繁华错绣,姚魏漫争优劣。

文吴中凋谢了。
娄江留得西庐老。
茗碗香炉人静好。

朝霁窥窗三径晓。
草堂昼静闻啼鸟。
插懂编篱随意好。

小雨才收风谡谡。
修篁交响阑干曲。
澄湛一泓鸂鶒浴。

雨止夜色静,涨生江浪浮。


碧云度星汉,明月照汀洲。


倏忽阴晴异,苍茫意绪秋。

载酒人无顾寂寥,秋来门巷更萧萧。


风驱雨脚收千嶂,云卷月轮升九霄。


松竹此时聊谷隐,巾车指日见弓招。

虹敛江空正寂寥,苦无灯火夜萧萧。


暮潮和雨归沧海,华月穿云上碧霄。


沙路微行尘不到,柴门深闭客难招。

晚陌收残雨,高轩冒夕霏。


风乾移旧响,月破隐空围。


败叶相将舞,寒云不肯飞。

朝来一雨洒炎光,陡觉园林处处凉。


烟柳数行萦翠带,风荷十里拥红妆。


莫忧镜里朱颜改,且喜壶中白昼长。

拟为红蕖棹绿波,那知一夜作滂

破雨冲风万骑趋,人人轻捷过飞凫。


要须直捣天山去,趁取河冰塞槁枯。

云敛湖天玉界明,洗妆拥出万娉婷。


水光泼眼晴方好,花气撩人远益清。


夜月阑干人不寐,晚风襟袖酒微醒。

槟榔池上芭蕉雨,更种垂杨十六株。


中有玉堂萧散吏,检书正对《辋川图》。

省郎近佐三公府,想得深怀似故山。


风急游丝当院静,雨余芳草闭门闲。


未离尘土长思蜕,已近江湖不论还。

每见人来问草堂,偶从燕坐忆沧浪。


地形远竞朝霞爽,林气清分宿雨香。


移石旋成行药径,障泉思引钓鱼航。

川容丽过雨,百谷会新流。


溪路凌高转,佳木鸟鸣幽。


我田横岫下,黍稷岁可收。

高阁飞雨过,新凉连海隅。


竹溪鱼板集,松寺鹤巢孤。


吏隐非兼得,登临适自娱。

田园虽尚远,未肯效凄凉。


药就篱成蔓,花因径作行。


岂惟延晚趣,自足信年芳。

蹇蹄避泞踏平沙,日影曈曈噪晓鸦。


染血枫林酸枣树,沾泥柳絮木棉花。


群羊出牧争溪渡,野店挨门到郭斜。

形势依山泽,诗坛屡效奇。


池蛙喧鼓吹,园茗展枪旗。


花底蜂衙集,槐阴蚁阵移。

黄昏雨一雨,稍觉襟袖凉。


中宵如河决,浩渺不可当。


浮云合四溟,无复窥神光。

雨后城南路,无泥未有尘。


因观曲江树,更忆杏园春。


草色遥侵水,山光翠逼人。

渡口唤扁舟,雨后青绡皱。
轻暖相重护病躯,料峭还寒透。


老大自伤春,非为花枝瘦。

斜阳下兰陵,景物澹尘虑。


草树竞含滋,夜来河上雨。


涓涓泉乱鸣,霭霭霞初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