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秋事雨已毕,秋容晴为妍。
新香浮䆉稏,馀润溢潺湲。
机杼蛩声里,犁锄鹭影边。
秋霖得晚晴,景色似郊坰。
山向闲中碧,云从阙处青。
檐牙抽宿溜,木杪挂疏星。
好溪东赴海门秋,中有禅居涌碧流。
潮信往来双别屿,世缘生灭几浮沤。
菱歌面面来渔鼓,灯火层层到客舟。
窣堵东西岌两峰,王宫今日梵王宫。
潮船八面来勍敌,都入禅师燕坐中。
二峰高峙夹禅扃,长落潮音逐磬声。
老僧睡起绝无事,不管波涛四面生。
搅人无赖是东风,扫尽春菲一雨中。
窗外远山装暗绿,眼前佳卉梦新红。
梅生乐圃枝如缀,草合诚台路叵通。
斋房厌危坐,出户旷舒散。
草木雨多思,云山晚相乱。
萦回俯川陆,窈窕见楼观。
竹堂东偏之草亭,涧水绕榻风泠泠。
碧梧莺语娇似醉,玉瓶荷花愁欲醒。
可怜光景易流转,无奈踪迹尚飘零。
畏俗久不出,其如此意何。
鬓毛诗白尽,山色雨青多。
曲偃行蛇草,圆生浴鸟波。
诗情牢落不堪裁,人物风流愧玉台。
门外寂无肥马到,枕边剩有好山来。
年华滚滚身如幻,世事胶胶眼倦开。
羁思纷纷不易裁,晚凉扶病独登台。
翩翩幽鸟避人去,殷殷雷声送雨来。
已分此身闲里老,且将笑口酒边开。
积雨荡烦暑,回风吹早凉。
老苔翻旧碧,病叶堕新黄。
久客应吾道,浮生半异乡。
微钟生暝色,远舍舂正急。
空檐暮雨歇,偶然有馀滴。
危坐久无言,童子了不识。
晨风变淑景,春霞启阴期。
云根结翳翳,雨足散垂垂。
鄙人独言迈,去棹不得维。
久旸郁成暑,一雨递微凉。
琴书忽无绪,绳床幽梦长。
草径暮生霁,客来还命觞。
山中向夕雨初收,窗户无人熠耀流。
鸣杵几家临积水,征鸿一片度危楼。
凉阴满地梧桐月,露气涵香薜荔秋。
山雨飞才歇,山云散已齐。
林香清一寺,草绿过重溪。
气暖梅初熟,红残鸟不啼。
榜船杨柳根,雨罢溪水响。
深林人未还,白云自来往。
宝殿插崚嶒,松门半古藤。
汉水连天巴蜀来,幽怀渺渺迥难裁。
居人门向波间出,客子船从树杪回。
意懒自多浮海兴,时危谁是济川才。
望雨多时意已灰,殷雷数日与同来。
可知原隰膏油遍,何限闾阎笑口开。
野菊半酣田父散,高吟未竟晚凉催。
北窗未得傲羲皇,漫向枝栖皇里傍。
紫陌迎暄归柳色,青规送暖入班行。
云间快睹金轮展,风静欣闻柏颂长。
梦寐登临处,漂流来此行。
长年为客意,落日倚栏情。
雨过水光发,风生云态轻。
雨歇杨林渡,东郊尽把犁。
青溪千鹭饮,红杏一莺啼。
树色随帆近,波光入户低。
正是人无寐。
更何堪、芭蕉摇雨,故添愁思。
犹记年时当夜永,伴我绣窗嬉戏。
晓渡青泥坂,秋花乱马蹄。
不知山寺近,渐觉远村低。
万事惊鼙鼓,孤云入杖藜。
一犁新雨足,众绿共澄鲜。
野色低涵树,溪流乱入田。
泥香锄菜地,风定网鱼天。
腕底书成泣鬼神,黄庭历劫本犹真。
乃翁捉笔非能事,细雨分花实胜因。
生理敢希千树橘,醉乡端藉数枝春。
每爱空潭水,匉訇出郁盘。
喧流能入静,躁势转增寒。
未失和柔性,谁穷激怒端。
雨意报阑珊,归云几片残。
月清今夕景,天复暮春寒。
虚闻增深悔,衰情灭宿欢。
霜树争开锦,秋沙不惹泥。
病翻嫌伏枕,晴即乐扶藜。
理得形原赘,机忘物已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