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霜冷黄花瘦,帘垂白月光。


寸心浑铁石,两手是纲常。


不负天生我,何惭女嫁郎。

乾坤万丈谁为工,千古开阖罗纤洪。
龙眠巧思小收拾,但见长江浲洞群山雄。


苍烟两岸飞鸟没,丹崖百丈悬寒松。

身居何处洞,潇岸看云行。


既已通仙籍,奚烦赠道名。


幌红花日影,香断寺钟声。

吴汉仙翁丹井西,君家高阁俯清溪。


泠泠修竹莺时到,井井空烟鹳昼啼。


解带欲围苍雪远,敲门待看绿阴齐。

放散一万年,羲皇莫能补。
忽逢何老人,仿佛见太古。
山房栽柿久成林,手泽传芳直到今。
根与芝兰同长养,叶连椿桂共萧森。
霜明秋色垂朱实,雨过春云结翠阴。
唐家画法竹最多,干叶每贵施青螺。
崔徐唐赵杂花鸟,五代变更初李颇。
阎梁诸作皆妙绝,独许苏文成一窠。
最爱西轩称此心,分明城市有山林。
石潭倒浸芙蓉朵,竹径斜穿玳瑁簪。
尘印荒苔人迹少,歌传丛树鸟声深。
华堂閟林樾,林秀水泉甘。
野色袁家渴,秋声钴鉧潭。
二难今有此,四者许谁参。
井湄须问扬雄酒,松下空藏智永书。
一日挈之来市肆,百年将汝置斋居。
龙泉旧物魁名在,鹤发仙翁手泽馀。
宰相官之不受招,碧梧林巷自逍遥。
溪头二月花先发,洞里千年雪未消。
朝士过门时载酒,仙人飞佩夜吹箫。
插架牙签比邺侯,结茅遥占郡西头。
林塘百亩宛如画,风月四时都是秋。
积善尽推家有庆,世官宜与国同休。
水曹耳孙冰玉质,亦爱观梅东阁立。
梅梢乾雪手可拈,拾取春芽和琼液。
方炉炽火金乌腾,孤铛煮月银蟾泣。
房星降精龙作胎,渥洼之水深如杯。
夜飞霹雳电光紫,良驹已产真龙媒。
长鸣超群空冀北,下视众马皆驽骀。
柳色晴分绿蘸川,风轻云淡雨馀天。
冯夷狎对空明桨,赋客时开锦绣筵。
缥缈洞箫舷外度,翩跹皋羽梦中缘。
闲中历览古和今,夫岂全无所用心。
书为重看因熟读,诗添新作费沉吟。
消磨暇日尊前酒,赓和薰风膝上琴。
猿叟篆势天下奇,如藤如铁如蛟螭。
直将古意变斯凝,结绳而上追皇羲。
非昔先生振奇士,图书碑版兼鼎彝。
尘梦断,禅榻证无生。
北斗初横云漠漠,碧天无际鹤装轻。
吹下步虚声。
淹药裹,楚客憺将归。
一点斜帆和雁远,离心争逐片云飞。
有泪上征衣。
襄水曲,五载滞儒冠。
匡鼎说诗应共解,侯芭载酒若为欢。
霜色一台寒。
容吏隐,讲肆日消磨。
独自郁姑台上望,薄云如絮水如罗。
青眼且高歌。
黑石渡,戍火正凄迷。
鬼雨冥冥山月堕,短衣匹马又淮西。
孤愤咽征鼙。
前路暝,澹月上尘襟。
记得楚辞吟怨句,一篇山鬼重相侵。
恻恻女萝阴。
残雪夜,樵路去伥伥。
独荷一囊寻旧迹,飞鸿指爪认微茫。
一曲赋迷阳。
阑暑后,竟夕走雷声。
拥鼻微吟秋树下,一篝冷碧碎于星。
何事更囊萤。
寒正峭,晓渡此担簦。
本是同根枯菀集,相携来蹋一溪冰。
鹤骨极崚嶒。
平林织,荷斧几经过。
重向蕲阳山下去,一绳幽径入云多。
犹唱铁樵歌。
芳甸外,游牧忆前尘。
在手一编无觅处,斜阳脉脉草如茵。
阿世笑平津。
冬学晚,弦诵在南邻。
快雪萧萧偎冻雀,落梅香里证闻根。
何地不程门。
十三年纪,仗今生智慧,学成书数。
敏绝词锋偏了了,信口机关参悟。
点玉无瑕,输金待聘,仔细珠娘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