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生涯谷口子真田,诗兴门前对瀑泉。


不信病来无一事,夕阳窗下理残编。

新晴云树出孤村,野坐峰头日欲昏。


不有山林深更僻,人间何处避桃源。

山静围平野,楼高映碧空。


人居仙岛曲,天入画屏中。


倚槛云蟾近,倾觞客兴同。

斜日明墟落,花时步屟过。


游人不醉少,好鸟未归多。


发白耽幽事,山青对独歌。

溪南三折水,近亦号沧浪。


竹外斜通渡,梅边侧置房。


宁甘老圃学,欲买异书藏。

特立人千载,平生酒数卮。


水清闲钓手,园小负花师。


招鹤从初好,听莺已后时。

山中住久,有栗留枝上,时时来伴。
洁日疏风天气好,坐向绿阴娇唤。
午后微凉,一帘幽梦,清迥无拘管。

闲来松下叩仙家,惟见山扉掩碧霞。
步绕篱根霜屦滑,已将心事语黄花。
当年二老叹云云,犹喜坡翁返故乡。
展卷如今但陈迹,丘原无复起苏黄。
白云飞绕寺楼钟,点滴清声露打松。
童子开门还报我,鹤眠犹在最高峰。
大庾岭头春信早,十月梅开照晴昊。
曾骑官马陇头来,百里梅花夹驰道。
夫君元是岭南人,自言家近罗浮村。
路缘清涧转,门对白云闲。
每每看图画,令人忆故山。
霄壤千千万万山,东南胜地熟跻攀。
古人作语咏不得,我寓无声缣楮间。
山亭深处枕清溪,万木回环尽翠微。
梅萼破香知腊近,柳梢含绿认春归。
风前列嶂琴三叠,雪后群山玉四围。
石子坡头松两株,水光岚气护幽居。
山翁被酒爱骑马,溪友放船来捕鱼。
秋色自随黄叶老,野怀常共白云舒。

江白云稍归,山青树如沐。

轻舟渔石渚,独骑经林麓。

野气昏已明,泉声断犹续。

盘盘苍山根,泉石如素练。
含风静复响,触石惊相溅。
竹回秋气来,松凉夏阴转。
云归山欲暝,月出泉相映。
石影生夜寒,松声起僧定。
遥疑露下立,或发风中咏。
空村断行迹,深雪连昏暮。
惨淡既平冈,坡陀复盈路。
时闻一树折,犹见群鸟去。
石芥藓麻紫蕨薇,破头巾骨山栀垂。
火流金铄锦袄子,霜降木落玉面狸。
猪耳蕈供黄粟饭,猫头笋煮红豆糜。
长亭望断来时路。
楼台杳霭迷花雾。
山雨隔窗声。
十亩馀芦苇,新秋看雪霜。
世人谁到此,尘念自应忘。
斜日风收钓,深秋雨信梁。
扁舟水淼淼,曲岸复长塘。
古寺春山上,登楼忆故乡。
云烟横极浦,花木拥回廊。
兰亭修禊处,爱尔好林泉。
闭户不曾出,读书浑少眠。
青山秋气蚤,绿树午阴圆。
天云漠漠四野低,大山小山玉戻齐。
春还何处寻消息,花发枝南与枝北。
田家酒熟当早归,天气渐凉催授衣。
一夜西风破霜蕊,芳菲不共芙蓉死。
青林五月不知暑,玉女晒衣中夜雨。
客至清谈酒更添,白杨梅熟荐吴盐。
雨前雨后花满川,春光浩荡殊可怜。
山人日高眠不起,劝酒提壶落红里。
群山起伏如惊龙,特立不屈疑争雄。
遥天斜出紫菡萏,落日倒射青芙蓉。
长溪萦回绕山麓,细濑淙淙漱寒玉。
谁家卜筑清溪曲,溪上青山压茅屋。
柴门半掩白云闲,春水一湾新涨绿。
小桥窄窄通孤村,几家烟火自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