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纷纷飞雪堕青天,穷彻随凫信有源。


想得王乔之帝所,每来岩下涤潺湲。

齐纨开处便氤氲,移得天香澧水濆。


自有佳人留楚佩,不须重说马湘君。

船窗手披雪洲卷,王子作图滕子篆。


残编亦有赋兼诗,入眼平生惊一见。


澄江叔度真高人,旷视百世非常伦。

雪峰未到意先猜,只恐冰崖冻不开。


多谢天公怜倦客,故将暖律入疏梅。


龙湫惨淡惊神物,象纬峥嵘逼斗魁。

圣主贤臣千载遇,夜雪皑皑幸其第。


直爱榻外非吾家,欲下江南须早计。


炽炭烧肉锦茵铺,细君行酒以嫂呼。

寒梅几树近山堂,映雪临流正吐芳。


汲得泉归和雪煮,地炉茶熟带清香。

雪里寒泉喷薜萝,幽人于此可高歌。


骊山底事融阴火,却与三郎浴翠娥。

山中积雪清如许,况是石矶临碧湍。


好似瑶池归较晚,九霄骑鹤不禁寒。

姑射仙姿不涴尘,还教滕六助精神。


那知一段冰霜态,付与时人为写真。

虎丘山下雪晴时,拄杖敲门自一奇。


京邑归来看图画,春盘玉版斗青丝。

才见春从沙际归,堂堂背我迅于飞。
病馀窥圃心成怯,老去登楼力苦微。
岸柳含烟犹绿瘦,海棠裛雨正红肥。
巢馀太古雪,人有正始风。
头如雪絮白,面作春桃红。
忆承仙诏出云林,马踏瑶花尺许深。
蚁酒频从官舍饮,貂裘不畏苦寒侵。
千章玉树为幢列,万里彤云接地阴。
六出深封行路难,朝来人迹断空山。
野船才到寒汀下,疑是前溪访戴还。
山排玉剑倚高寒,路绕琼台万木攒。
一白不分天远近,却从何处望长安。
寒树老空山,云根碧藓斑。
野船才近岸,疑向剡溪边。
溧水先生海内英,一轩白白雪为名。
夜窗月照梅无影,晓槛风生鹤有声。
清素真为君子宅,虚明尤称主人情。
欧阳笔下开冰雪,竹外横斜见一枝。
庾岭独怜春色早,罗浮相忆月明时。
山间自伴幽人隐,林下长歌处士诗。
高阁临江户牖开,儿童欢喜故人来。
不知天际孤帆到,祗讶山阴短棹回。
雪冻白鱼初上钓,天寒绿蚁自添杯。
冻云茫茫天一色,六出花飞绕天白。
山间林下无人踪,草堂独卧江南客。
客乃文范先生之贤孙,养高乐道居衡门。
唤起东坡老。
问雪堂、几番兴废,斜阳衰草。
一月有钱三十块,何苦抽身不早。
拈花公案且莫道,西来正被拈花恼。
一花开后几花开,微笑不禁成绝倒。
归去来,人未老,掉下从前旧草鞋。
红颜话别浦边秋,白发同为帝里留。
璧水庸庸参末坐,春坊荦荦冠名流。
功名君且登麟阁,出处吾行具钓舟。
兰若接闽天,登临意豁然。
楼台秋色里,钟梵暮云边。
未遂游山兴,聊为借榻眠。
终朝咬菜根,那得许精神。
自笑形为赘,从渠画不真。
闲云留片影,活佛化千身。
幽禽栖稳棘枝低,黯惨江天雪四围。
明日郊原晴烂熳,好寻芳树弄毛衣。
偶为清游宿梵宫,凌晨试上最高峰。
水翻雪色寒犹落,云掩丹光远更重。
旧有一僧能跨虎,近闻三洞尽藏龙。
翠壶之阳多绿竹,一一昂霄美如玉。
长风吹雪压枝头,节操愈坚不少屈。
西川方伯周翠渠,襟怀不受纤尘污。
薄月栖寒,朔猋觉梦,满阶枯翠冥冥。
暮鸦盘未,空际了无声。
霏过一回晴雪,瘦筠萧、槭也愁醒。
陆地芳洲拥翠翘,巨灵穿石滚云涛。
抟空苍凤欲飞舞,奔海玉龙争怒号。
万象横陈坤轴富,一亭平挹月轮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