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瞥眼春光,不见玉人携手。
尽平芜、桃花渡口。
酽红浓粉,尽教他欺瘦。

痴妒封家十八姨,不争好恶故相欺。


沅湘日暮波涛起,翠荡瑶翻欲渡迟。

五音六律十三徽,龙吟鹤响思庖羲。


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生松树枝。

不惜轻盈,取次浓妆珠蕊。
似凭阑、绿云倦倚。
低鬟微笑,喷兰襟香细。

春压阑干,是否红围翠拥。
夕阳收、月明相送。
疏疏密密,只暗香浮动。

何处游丝,吹到没人庭院。
忒缠绵、和愁擎绊。
祝风休骤,倩柳条私语,算今番、春留一线。

阴阴朔气满皇州,烈烈悲风暗凤楼。


吹合冻云寒欲雪,蹴低霜干鸟应愁。


百年执法归廷尉,四海何人怜楚囚。

枫落吴江,一望烟波凝绿。
问东轩、谁家茅屋。
南窗丛菊。

郎上长安,怎好说些烦恼。
但叮咛、马蹄芳草。
自来月下,把泪痕偷告。

暗锁离愁,端是楼前杨柳。
凭栏干、月痕初透。
腕儿越瘦,眉儿越皱。

满地榆钱,恰是赎将春去。
乱红飘、残莺无语。
断肠春去。

我本渔樵,不是白驹空谷。
对西山、悠然自足。
北窗疏竹。

秀影临池,依约淡黄新翠。
共春蚕、三眠未起。
惊蜩催醒,早芳华如洗。

春到眉端,还怕愁无著处。
问年华、为谁为主。
怨香零粉,待春来怜护。

天地蘧庐,檐底白云留宿。
绕清流、几间茅屋。
板桥几曲。

又拖筇杖过垂虹,粉柱丹梁五十洪。


云气深深笼薄日,波声浩浩鼓长风。


客船破胆经塘石,渔艇轻生逐钓筒。

听罢鸣鸡,又见风敲翠竹。
启纱窗、朝光四屋。
滂沱挥汗,待兰汤早浴。

十里荷香,水气渐消炎暑。
泛画桡、轻盈越女。
柳梢晴弄,愁共眉峰语。

看断肠花,真个柔肠断了。
泪盈盈、黄昏清晓。
吟笺绣帖,付冷烟衰草。

陌头杨柳花应稀,树树经风剌眼飞。
每恨芬芳根并结,谁怜飘泊质元微。
河豚应节翻虚上,屯雀群喧太剧饥。
欲问高人,久矣寄情岩谷。
问饔飧、闭门常足。
呼童洗竹,舣船寻菊。
槐树阴浓,小院晚凉时节。
别离可奈肠如结。
歌喉轻啭,听唱阳关彻。
芳甸青旗,山县迎春时候。
无端独向风尘走。
去年今日,酒重沾衣袖。
一夕惊飙万木危,开门黄叶打头飞。
此声听惯浑闲事,摇落还深楚辩悲。
蝉敛翅,燕辞归,人间客久渐知非。
细柳拖烟,织就乱丝多少。
怪掷处、金梭偏小。
一枝飞绕。
半天晴雪隔帘栊,直欲飘飖上碧空。
淡荡自应随化境,飞扬岂必藉春风。
愧余岑寂如沾蒂,似尔逍遥忽转篷。
荷花含笑调薰风。
两情着意尤浓。
水精栏槛四玲珑。
春尽荒城,白水溶溶一片。
小桥横、绿杨如线。
幽禽罢浴,相唤平沙软。
画檐飞度玉丁东,杂佩仙人缓步空。
黯黯楚台随暮雨,迢迢银浦下秋风。
无情苦为多情扰,动处生憎静处逢。
何日山中,真结三间茅屋。
更周遭、千章山槲。
客稀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