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海国今秋风雨多,等闲平地欲成河。
折腰半是遭风树,生耳惊看厌雨禾。
处处路傍虞陷辙,家家屋底浚泉窝。
萧骚复萧瑟,非筑仍非琴。
天籁本无作,澹然千古音。
杨柳情怀得似渠,望秋先已影萧疏。
狂风怪雨从教横,直节贞心只自如。
昔遇轩辕调六吕,曾同毛颖作中书。
昔人洗玉髓,幽洞驱龙耕。
丹成辍瑶耒,成此秋水泓。
飞厓夹两镜,洞见云霞生。
江城风雨夕,茅屋短长吟。
历历秋花发,翛翛落叶深。
老凭孙暖眼,客用酒宽心。
候雁迷寒渚,昏鸦集驿亭。
故人江上别,风雨返柴荆。
楚些秋能赋,《巴歈》夜懒听。
八月悲风生,翛翛鸿雁鸣。
白头多病日,黄叶此山城。
细雨孤帆落,长江独夜情。
风雨来时独倚栏,绿荷池上䠞微澜。
试看瑟瑟萧萧处,无数明珠走翠盘。
何物异乡云杳杳,孤舟残夜雨沉沉。
椒浆晓奠勤三老,折尽离人一寸心。
书剑频年书远征,乾坤于我未忘情。
怪来风雨寒更尽,卧听春雷第一声。
楚山千里望辰州,一月蓬窗不裹头。
借问客怀诗卷里,几多风雨几多愁。
沙浦滦川半日程,留行山雨坐来清。
风尘稍喜边关靖,云坠从看海峤横。
忽报黄门便使节,预期骢马罄交情。
百花秋尽强登临,野树萧萧落不禁。
天地无情三日雨,蒲帆不济此江深。
诗怀谢子能高兴,法听生公鲜会音。
出郭深杯不住乾,忍教春色望中残。
江花欲唤山花发,杜雨其如腊雨寒。
虎瞰西连铜柱险,凤池东注海门宽。
三春好日几晴乾,不遣风花一片残。
拥树山云长带雨,卷帘江阁尚留寒。
繁枝照眼知谁共,尊酒多情且自宽。
郡迎新别驾,台忆旧青骢。
海国钟灵异,韶山谪降同。
壮心星拱北,远道日方东。
野竹干云上,短墙那更遮。
几年霜折荔,一日雨催花。
井脉通瀛海,溪光映若邪。
池荒莲自发,客至景频添。
吏爱耽诗隐,夫宜著论潜。
成梁川济急,撼树杞忧兼。
豸史爱登览,习池初过从。
惊风翻锦树,密雨乱芙蓉。
笔岭抟孤凤,皇潭隐卧龙。
质扑始兴郡,尚遗文献风。
版图秦塞阁,韶奏舜台空。
二水城中启,千峰剑外雄。
兹晨苦风雨,属意在西河。
胜事无人会,幽亭载酒过。
朋簪清赏惬,地主故情多。
老树团高荫,群峰矗四围。
海榴窥户发,沙鸟近人飞。
隔座鸣笳筦,凌风透葛衣。
问道西园路,平沙□径回。
合欢堪跃马,取醉莫停杯。
岭树云初瞑,池莲风半摧。
花落黄陵庙里,独见万个琅玕。
风雨连阴三月,歌残白苎犹寒。
稚子锦绷才解,初篁碧玉成丛。
堪笑渭川太守,扶疏千亩胸中。
老节谁与君守,贞心孰与君同。
桃李春风过眼,岁寒只有梅松。
篁篥溪边夜泊,萧萧乱耳清音。
堪慨子猷归去,使君谁与同心。
云雷中夜兴,风雨达清旦。
开门山木昏,隐几波澜乱。
鹳鹤下空庭,蛟螭上高岸。
山云故作今朝雨,湖水新添昨夜痕。
细草幽花俱有意,青山相对已忘言。
处处江湖行路难,东风鼓角满云端。
蹇驴破帽青山下,翠木苍藤暮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