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虾蟆虽水居,水特变形貌。


强号为蛙蛤,于实无所校。


虽然两股长,其奈脊皴疱。

久忆南烹好,今朝放箸空。


短箱倾碎碧,纤指剥轻红。


腰折宜赊死,须长不疗穷。

虫鱼千万族,一一异状貌。


飞潜同一性,巨细何必校。


彼微水中蛙,四足伛而疱。

江上秋风起,鲈莼正忆家。


舟行良不恶,日啖小鱼虾。

桃李端须着意栽,饱闻强国视人才。


而今学校多蛙蛤,凭仗何人与洒灰。

龙雀东南白虎西,从渠吞月罪应齐。


吴烹卤馔吾何择,不更攒眉吃水鸡。

瓶水才添起小澜,爬沙手脚恣盘桓。


通宵呜唤知何意,且说盆池不属官。

我读柳侯诗,不见虾蟆篇。
所亡谅非一,抚卷为慨然。
不应流落人,吟咏亦不前。
虾蟆胡为亦水族,形貌百丑谁尔怜。
天阴雨湿得快意,鸣声呷呷何嚣喧。
才离泥淖矜跳踯,脚手那解高攀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