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道路不得已,简书无奈何。


啼莺思旧友,流水忆清歌。


江汉心尤惬,田园兴转多。

舟行朝市隔,恣意看溪山。


天地青春远,江湖白日闲。


偶随鸥独往,却与燕俱还。

村郭孤烟暝,溪山片月斜。


吾生浑是客,所至即为家。


春色生颜面,寒泉绕齿牙。

立节秉心诚与俱,至诚少日慕颜徒。


荣名及祖亲仍与,盛事超今古亦无。


番国山川元润泽,吴园鱼鸟亦驩虞。

能办人间大有年,九渊谁遣抱珠眠。

等闲莫似隆中起,雨得西南蕞尔天。

姑射仙人昔住山,乘龙飞去几时还。


只知尧舜如陶铸,不道声名堕世间。

名园有一已堪夸,胜事三园属一家。


杖策可游缘近宅,得春最久为多花。


人居玉府真仙格,地占钱塘最物华。

爱龙画擘玄渊开,万物颠倒随云雷。
龙公被发向空下,身是真龙非画者。


铁作须鬣玉作鳞,电出两目云绕身。

挂席桅樯倚数寻,小风吹饱思难禁。


三千奏牍曾医国,十万兵屯已属心。


江路疏梅春意近,楚天孤鹜晓烟沈。

夫子胸中万顷宽,照人英采玉峰寒。


难蟠凛凛虹蜺气,易舍峨峨獬豸冠。


秋在石渠同过雁,春回江渚却鸣鸾。

儒冠何事贵松皮,一岁寒来特自奇。


发尽著霜相称得,歌酬白雪即非宜。

煌煌斗柄垂南北,浩浩斯人江汉堂。


横吹三川秋月远,雅歌九姓暮天长。


颇间病后精神好,最是秋来饭食强。

公爱宣城心不休,当年应梦似崔侯。


两条溪水横穿市,十里昭山半在州。


小杜一时夸俊逸,玄晖千载擅风流。

读书曾不学腐儒,腐唇烂舌肠焦枯。
又不学一诗一赋轻薄子,屑屑场屋名声沽。


西州治邑克肖古令尹,险欲临水投神巫。

要登画戟发江南,千里春泥倦亦甘。


力探禹工观骇浪,却寻佛迹宴圜庵。


欲陈旧学羞茅塞,喜听新诗纵酒酣。

小亭危瞰二峰尖,禹迹千年气象炎。


浪溅日华金沸鼎,云收山色镜开奁。


持杯选胜吟谁敌,与客忘形德愈谦。

新楼与客一凭栏,眼界方惊阿堵宽。


峡石倚天开玉垒,清淮浮日洗金丸。


少陵才力吟非易,摩诘工夫画亦难。

置酒南楼瞰夕阳,逶迤淮影转城傍。


画残数幅山川旧,棋散一枰洲渚荒。


细柳倚风相并舞,飞梅着地不成妆。

珠履缤纷宴寿阳,栏杆横出白云傍。


清淮倒影长桥活,古垒无春峡石荒。


小艇斗垂凹鼻钓,佳人犹学晓梅妆。

采石江边寂寞归,寿阳重到信前期。


闻韶忘味宁非美,倾盖论交已恨迟。


白凤文章元出众,青云歧路合逢时。

短帽轻衫信马蹄,只愁吟社爽襟期。


晓回谷口禽声软,寒束梅梢春思迟。


幸挹清标怜野逸,肯将孤愤累明时。

感公招我欲论诗,故岁新年颇后期。


冰塞大江舟渡晚,雪迷官道马行迟。


深深画戟双开处,浅浅梅花半绽时。

冠带淮西第一州,扬鞭得从史君游。


木鱼声断东台晓,水荇香传后浦秋。


双脊自磨铜雀瓦,密云时泛建溪瓯。

锦棹飞飞画舫迎,焚香夹道看双旌。


佳宾谈笑民同乐,善政循良鸟不惊。


花岛可怜春自舞,柳洲遥觉月微明。

巨镇还须济世才,要宾览古笑谈开。


蜀山迥出千螺秀,肥水长萦一带回。


犹有金城藏后浦,不唯铜雀起高台。

细柳高松绿映苍,深沉台榭晚生凉。


沙边宿鹭昏昏白,草际流萤点点光。


投网舟移牵碧荇,采莲人去湿红裳。

密竹疏松斗老苍,惊飞白鸟不成双。


楼船飘忽随朝电,佛炬青荧彻夜窗。


携酒且来寻岛屿,投竿那用忆湖江。

每欲收吴势未任,绕城凿浦迹堪寻。


不知战罢楼船散,空见春归荇菜深。


一坐清风吹往事,四筵白酒洗烦襟。

岛屿回环水绕堤,碧芦青荇密相依。


凌风战舰知何处,落日游人尚未归。


细细佛香时入坐,双双沙鸟静忘机。

寒烟淡日满沧洲,台榭相通一径幽。


志欲吞吴嗟隔水,力能成魏密藏舟。


纸窗趁晓开黄卷,蒲叶涵春付白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