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北山高寺等浮屠,龙王高台望入胡。


正苦衣鹑悽大漠,翻思毛雪洒平芜。


长河急水琉璃浊,片石安禅菡萏孤。

诗曰:都城大国实堪观,八水周流绕四山。
多少帝王兴此处,古来天下说长安。


此单表陕西大国长安城,乃历代帝王建都之地。

沪渎高城今已残,独余木叶洒惊湍。


风云浩荡时将暮,江水萧条龙亦蟠。


千里吴乡多战伐,孤舟蜀客转饥寒。

秋阳皓皓人皆苦,安得清风扫残暑。
河流欲断泉脉乾,一望高田变焦土。


洮湖白龙迎入城,行道烧香入亭午。

小龙啼春大龙恼,海田雨落成沙炮。


天吴擘山成海道,鳞车鱼马纷来到。


鸣鞘声隐佩锵琅,璚姬玉女桃花妆。

水势盘涡转,河流至此分。


北归趋碣石,南绕逗淮云。


月落无全影,风生有乱文。

沐日相将竹下群,芙蓉十里净京氛。


故园风景能无忆,是处燕吴总不分。


饮马倒窥临水树,惊凫忽断宿潭云。

长江渺渺天际来,东汇大泽地势开。
狂流播风喷寒雪,怒浪卷雾奔晴雷。
下有龙渊深莫测,黑入太阴云雨积。
吴城之山若拳小,吴城之水深如沼。
上留遗庙久妥灵,下有潜宫更幽渺。
东湖西湖波合流,望穷浩荡天尽头。
去城四十里,戴石若菡萏。
空青落眼中,尘翳荡先淡。
欲近势转下,渐陟路轲轗。
吾谒龙王殿,龙王在何许。
太湖三万顷,水族龙为主。
离离明月宫,渺渺寒烟渚。
西方龙君嫁龙女,雷车彭彭载风雨。
神奸夜邀髑髅语,碧草无光愁露渚。
鲛人献绡珠泪泣,鸾裾行烟翠痕湿。
夜合花香槐子肥,庙门人集祭龙妃。
灵风洒面云旗湿,知是朝来行雨归。
半岩深锁一重楼,槛外山光静入眸。
雾卷疏帘香篆落,波澄寒日锦鳞浮。
细风谷口为云少,薄雨池边出石幽。
枯梢突兀天风外,翠霭氤氲水石间。
□吏不容今日去,老夫赢得片时闲。
烟波艇子东西客,霜岸钟声上下山。
骏足有穷处,芒鞋凌丹梯。
不知所历高,但觉天容低。
只身入无境,回首迷故蹊。
台殿郁岧峣,南溟入望遥。
湿云龙户雨,残日虎门潮。
叶堕三城暮,天高一雁飘。
缁衣曾染墨痕香,茗碗炉烟绕石床。
自昔谈元聆象教,于今问法向龙王。
昙花黯淡飘兰若,薝卜参差护影堂。
双松夭矫凭潭起,定是卢师二龙子。
卢师死后无所归,觅父还窟带泥水。
尽吸东潭涸欲焦,并注此潭流不止。
一带长堤柳数行,两峰山色下河梁。
画师最是碧翁巧,添个飞鸦趁夕阳。
小亭池畔碧琅玕,坐纳春阴昼不寒。
得失风闻皆入幻,是非云卷怎相干。
波平浅水鱼游乐,声静高枝鸟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