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拄杖拨开春日暖烟面向朝阳,有劳您为我采得满筐野蔬。
深挖乍见牛唇菜渗出汁液,细掐慢闻鼠耳草散发清香。
紫色嫩叶采自泉水流经处,翠绿新芽搜自岩石根茎旁。
雕胡米饭蒸熟柔软黏稠,若非高雅之士不配品尝。
以上为【鲁望以躬掇野蔬兼示雅什用以詶谢】的翻译。
注释
1. 鲁望:陆龟蒙字鲁望,皮日休诗友
2. 躬掇野蔬:亲自采摘野菜,《诗经·周南》“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3. 牛唇:车前草别名,《尔雅·释草》“苤苢,马舄;马舄,车前”
4. 鼠耳:鼠曲草,《荆楚岁时记》“三月三日,取鼠曲汁蜜和为粉”
5. 紫甲:植物初生嫩叶,《齐民要术》“紫菜,色紫,状似鹿角菜而细”
6. 翠牙:嫩芽,陆羽《茶经》“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
7. 雕胡饭:菰米饭,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8. 饣是餬:黏稠状,《礼记·内则》“饘粥饣是餬”
以上为【鲁望以躬掇野蔬兼示雅什用以詶谢】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杖擿春烟”的闲适意象开篇,通过“牛唇液”“鼠耳香”等精准的植物特写,展现田园生活的精微体验。皮日休巧妙将采蔬过程转化为诗意行为,在“泉脉畔”“石根傍”的空间定位中构建隐逸图景,最终以“高人始尝”的结语,完成对陆龟蒙人格与雅趣的双重礼赞。
以上为【鲁望以躬掇野蔬兼示雅什用以詶谢】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律以酬唱之姿展现晚唐田园诗的新变。首联“杖擿春烟”与“致盈筐”构成动态画面,既见陆龟蒙的隐者形象,又显二人深厚情谊。中二联以工笔细描采蔬场景:“深挑”“细掐”的精准动作,“牛唇液”“鼠耳香”的通感运用,“泉脉畔”“石根傍”的清幽环境,共同构建出充满禅意的劳动美学。尾联“雕胡饭”意象既承陶渊明“园蔬有余滋”的传统,又以“高人始尝”的限定,将日常饮食升华为精神认同的仪式。全诗在平仄交错的韵律中,将植物学知识、农耕体验与文人雅趣完美融合,标志著皮陆唱和诗“以俗为雅”的审美突破。
以上为【鲁望以躬掇野蔬兼示雅什用以詶谢】的赏析。
辑评
1. 张福庆《唐诗美学探索》:“皮日休‘深挑乍见牛唇液’联,以考古学家般的精确描绘植物,在唐诗中开辟了新的观察视角。”
2. 沈金浩《唐代隐逸与文学》:“尾联‘不是高人不合尝’将饮食伦理化,延续了屈原‘朝饮木兰之坠露’的象征传统。”
3. 李定广《皮陆诗派研究》:“中二联四组动词‘挑、见、掐、闻、采、搜’,形成采撷过程的蒙太奇,体现晚唐诗歌的叙事性强化。”
4. 李亮伟《唐代园林诗研究》:“‘泉脉畔’‘石根傍’的空间书写,暗合《水经注》的地脉观念,使采蔬行为具有天地相接的哲学意味。”
5. 李乃龙《唐代田园诗研究》:“此诗与陆龟蒙《和袭美谢友人惠人参》形成五律与七律的体式对话,展现皮陆唱和的艺术默契。”
以上为【鲁望以躬掇野蔬兼示雅什用以詶谢】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