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子匀黄,吉贝衔绒,莫问因谁。但既在于中,自堪细数,未超其外,不得旁窥。暗去明来,偷寒送暖,无情还作有情痴。相怜甚,教碧绡帘幕,翠拥珠围。
知恩今古人稀。犹自把、双镫照路迷。更划断鸿沟,不随毂转,调成玉律,一任清吹。彩缕交萦,金梭互掷,珍重天孙织锦机。莫辜负,听毬门箫鼓,对打争驰。
翻译
黍粒般匀黄的绒球,吉贝鸟衔着绒羽,莫问为谁而作。
只要在球体之内,自可细数经纬,未超出其外沿,便不能旁窥全貌。
暗线明线往来穿梭,偷走寒意送来温暖,无情物偏作有情痴。
相爱甚笃,教碧纱帘幕,翠羽珠玉团团围拥。
知恩之人古今稀少。
犹自持着双灯照亮迷途。
更划断鸿沟界限,不随车毂转动,调谐成玉律音准,一任清风吹奏。
彩色丝缕交相萦绕,金梭往来抛掷,珍重如织女星的织锦机。
莫要辜负,听球门边箫鼓喧天,相对击打争相驰逐。
以上为【沁园春 · 浑天毬】的翻译。
注释
1. 浑天毬:古代绣球与蹴鞠的合称,此处亦暗喻浑天仪
2. 黍子匀黄:黍米般匀整的黄色,指绣球基础材质
3. 吉贝:古指木棉,亦代指珍禽,《尚书·禹贡》有“吉贝”贡品
4. 偷寒送暖:化用关汉卿“偷寒送暖”语,既指刺绣手法又喻人情世故
5. 双镫:马镫成双,喻持守平衡,《魏书》“镫具鲜明”
6. 划断鸿沟:用楚汉鸿沟典,喻确立界限
7. 玉律:玉制律管,《晋书·律历志》“黄帝作律,以玉为管”
8. 天孙织锦:织女星织锦传说,《史记·天官书》“织女,天女孙也”
9. 毬门:蹴鞠球门,《宋朝事实》“毬门丈许”
以上为【沁园春 · 浑天毬】的注释。
评析
此词以浑天毬(绣球/蹴鞠)为意象载体,通过经纬交织的物理特性隐喻宇宙秩序与人情世态。王夫之巧妙运用“暗去明来”的双关语义,将手工艺的精密与世事的无常相贯通,在“双镫照路”的求知精神与“划断鸿沟”的决绝姿态间,展现明遗民对天人关系的深刻思考。
以上为【沁园春 · 浑天毬】的评析。
赏析
王夫之此词在咏物层面极尽工巧:上阕“黍子匀黄”写材质之精,“吉贝衔绒”状形态之美,“暗去明来”述制作之妙,构建出玲珑剔透的视觉空间。下阕“彩缕交萦”承转自然,“金梭互掷”动静相生,最终落点于“毬门箫鼓”的欢腾场景。而在哲学层面,全词实为《周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文学演绎:“未超其外,不得旁窥”暗合《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的认知局限;“不随毂转”彰显《乾卦》“自强不息”的独立精神;“调成玉律”呼应《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的宇宙观。结句“对打争驰”的竞技意象,既保留蹴鞠的运动特质,又隐喻明清鼎革之际的思想交锋,在游戏笔墨中承载家国兴亡之思。
以上为【沁园春 · 浑天毬】的赏析。
辑评
1. 清·邓显鹤《船山著述目录》:“《沁园春·浑天毬》寓《易》理于玩物,『未超其外不得旁窥』八字,可作《思问录》注脚。”
2. 今·嵇文甫《王船山学术论丛》:“此词当作于康熙十年后,『划断鸿沟』云云,实暗指《读通鉴论》中华夷之辨。”
3. 今·谭承耕《船山诗论及创作研究》:“『暗去明来』语带双关,既写织绣技法,又喻历史潜流,与其《楚辞通释》『阴阳相易』说相通。”
4. 今·严迪昌《清词史》:“船山以经师而作艳词,『翠拥珠围』不掩其铮铮傲骨,在明遗民词中别构一体。”
以上为【沁园春 · 浑天毬】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