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ǔ yì。
古意。
qū dà jūn。
屈大均。
tù sī běn wú gēn,
兔丝本无根,
suǒ shì wéi fú líng。
所恃惟茯苓。
fú líng zài sōng xià,
茯苓在松下,
tù sī cháng qīng qīng。
兔丝长青青。
以上为【古意】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屈大均 · 明代 · 诗
持归明月姿,皎洁无纤瑕。朝含东海日,暮膏赤城霞。重袭盘龙锦,毋使蒙风沙。
衰年服饵最相宜,甘苦惟应薏苡知。无酒易过重九日,有花难及肃霜时。香薰百草谁能似,根浸三泉更不移。
十种花归一胆瓶,炉香不热有馀馨。鬟边未许人私戴,茉莉时分数朵青。
连墩勾堡雁门西,白麦青稞出未齐。边女尽能蒙古语,汉儿多作女真啼。
每嫌明月夜,酒气太薰卿。不若同沾醉,氤氲直到明。
先秋林叶落,片片作声乾。坐久生明月,苔花不觉寒。
俯仰真无计,伤哉日以贫。黄头三岁子,白发八旬人。莱氏斑斓少,焦公捃拾频。
一出太湖口,芙蓉万叠斜。飞来天外翠,散作镜中霞。之子梅溪至,相逢渔父家。
孟子 · 周代 · 文
淳于髡曰:“先名实者,为人也;后名实者,自为也。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实未加于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孟子曰:“居下位,不以贤事不肖者,伯夷也;五就汤,五就桀者,伊尹也;不恶污君,不辞小官者,柳下惠也。三子者不同道,其趋一也。
晁补之 · 宋代 · 词
牵人意。高堂照碧临烟水。清秋至。
李纲 · 宋代 · 诗
言以多穷默取容,不如体道守其中。道非言默所能载,毕竟两端皆是空。
高骈 · 唐代 · 诗
炼汞烧铅四十年,至今犹在药炉前。不知子晋缘何事,只学吹箫便得仙。
张羽 · 明代 · 诗
绿绮含风弱,芳缄卷露新。忆在闲庭院,婆娑映玉人。
杨维桢 · 元代 · 诗
俊公子,二十忠义俱。杀贼不受赏,务在安邦闾。使者宣条约,来试匡君略。
成鹫 · 明代 · 诗
老僧两脚不出户,眼中之人自来去。一日相逢笑几回,平生肝胆谁倾吐。莫疑吾道太孤危,不见当今黄叔度。
林朝崧 · 清代 · 诗
百里莺啼春事空,楼台罨画绿阴中。有情柳眼含疏雨,无力桃鬟舞晓风。书逐锦鳞来砚北,梦为粉蝶去墙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