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出自渥洼池的神骏本就世间难求,更何况是豪门贵族所珍爱的紫骝马。
它膘肥体壮,正该配上银制的鞧带压銙;其力道雄浑,连玉制的马衔都似被它轻视。
它威猛地摆动身影,风便随之而起;小步疾行时踏起尘土,汗水流满沟壑。
若遇上真正的英雄豪杰来驾驭,任由它驰骋沙场,定能助主人觅得封侯之功。
以上为【横吹曲辞紫骝马】的翻译。
注释
1. 秦韬玉(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累举不第,后依附宦官田令孜,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诗风秾丽,有《投知书》传世。
2. 横吹曲辞:汉代乐府旧题,多用于军中马上之乐,内容常涉边塞、征战、骏马等。
3. 紫骝:古称骏马,毛色枣红泛紫,为名贵战马。
4. 渥洼(wò wā):传说中产神马之地,《史记·乐书》载:“武帝尝得神马于渥洼水中。”后以“渥洼”代指天马或良马产地。
5. 奇骨:相马术语,指骨骼非凡,预示神骏。
6. 銙(kuǎ):马鞧带上缀饰的金属片,银压銙为高级马具。
7. 玉衔头:玉制马嚼子,象征华贵;“欺却”意为马力太强,似不屑此玉衔。
8. 生狞:威猛凶悍貌,此处形容马之雄姿。
9. 蹀躞(xiè dié):小步快走,亦指马行貌。
10. 丈夫:指有志之士、英雄豪杰;“调御”即驾驭、使用,典出《庄子》“善御者调马”。
以上为【横吹曲辞紫骝马】的注释。
评析
秦韬玉《横吹曲辞·紫骝马》是一首典型的唐代咏马诗,借良马喻英才,托物言志。
全诗前四句极写紫骝马之神骏:出身高贵(渥洼奇骨)、受豪家珍视、体魄雄健、气力超群;后四句转写其动态英姿与功业期待——既能“弄影生风”,又可“冲尘汗沟”,最终点明主旨:唯有遇“丈夫”(英雄)调御,方能建功立业。
此诗表面咏马,实则抒发寒士渴望明主赏识、一展抱负的强烈愿望,体现了唐代士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进取精神。
语言雄健,意象饱满,承袭曹植《白马篇》、李贺《马诗》之遗韵。
以上为【横吹曲辞紫骝马】的评析。
赏析
此诗以“渥洼奇骨”开篇,赋予紫骝马神话血统,奠定其非凡地位;“况是豪家重紫骝”更显其身价倍增。
颔联细写装备:“银压銙”“玉衔头”极言华贵,而“宜悬”“欺却”二字则突出马之雄强——非器物衬马,乃马压器物,反客为主,气势夺人。
颈联转动态:“生狞弄影”写其桀骜,“躞蹀冲尘”状其勤勇,一静一动,刚柔并济;“汗满沟”三字尤见征战辛劳。
尾联点睛:良马需遇英雄,方不负其才。
结句“任从骑取觅封侯”豪气干云,既是对马的期许,更是诗人自况——若得明主,必建功业。
全诗意象雄奇,语言劲健,虽为乐府旧题,却注入盛唐余韵,在晚唐诗坛别具一格。
以上为【横吹曲辞紫骝马】的赏析。
辑评
1.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三:“韬玉《紫骝马》云‘若遇丈夫皆调御’,盖自伤不遇,托马以见志。”
2.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二十:“‘力浑欺却玉衔头’,写马之雄,如见其踶躅腾骧;结语昂然,有风云之气。”
3.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此诗咏马而志在千里,‘任从骑取觅封侯’,犹太白‘长风破浪会有时’之意。”
4. 当代·陈贻焮《唐诗鉴赏辞典》:“秦韬玉虽晚唐人,此诗却无衰飒之气,骨力遒劲,得盛唐咏马诗之神髓。”
以上为【横吹曲辞紫骝马】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