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时光飞逝催人老,此般境遇谁修养心性。
松树上停留着千年的仙鹤,石碑隔开了六个朝代的人。
山洞中的流水早早带走了落花,壶中天地紧闭着雪后的春意。
奈何为了名利奔波,终究要踏着五陵的尘土归去。
以上为【题古观】的翻译。
注释
急景:光阴飞逝;景,日光,代指时间。
遰:通“递”,更替、推移之意。
养真:道家术语,指修养真性、返璞归真。
千载鹤:象征长寿或超脱尘世的仙鹤,此处喻松树年代久远。
六朝人:指历经多个朝代更迭的古人;六朝,泛指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变迁。
洞水:山涧溪流,常与隐逸之境相关。
壶天:道教典故,指壶中天地,喻指仙境或幽僻之所。
五陵尘:代指繁华都市或名利场;五陵,汉代五座皇陵,附近多居豪族,后借指富贵之地。
归踏:归去踏入,暗含追逐名利而返回尘世之意。
以上为【题古观】的注释。
评析
这首诗以时光流逝和衰老为主题,通过自然意象与历史元素的交织,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修养真性的深刻思考。
诗中运用松树、鹤鸟等象征长寿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永恒与超脱的意境,同时碑文隔世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增强了时空的纵深感和哲理性。
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洞水早花和壶天春雪,勾勒出幽静仙境的画面,与后文对名利的批判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对世俗追求的反思与疏离。
结尾以归踏尘土收束,强化了一切终将归于平淡的宿命感,倡导一种超脱名利、回归本真的生活态度,体现了道家或隐逸思想的色彩。
以上为【题古观】的评析。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时光流逝和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衰老的感慨以及对名利追逐的反思,凸显出修养本真与世俗欲望的对比。
诗的开篇以急促的光阴引出衰老主题,质问在人生历程中谁能真正保持内心的纯真,这种设问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中间两联运用松鹤、碑石、洞水和壶天等意象,象征自然的永恒与历史的沉淀,松鹤代表长寿,碑石隔开六朝人暗示时间跨度,洞水流花和壶天闭雪则描绘了幽静超凡的境界,形成与喧嚣尘世的鲜明对照。
结尾转向对名利的批判,诗人以“归踏五陵尘”收束,暗示追逐名利最终只会归于尘土,强化了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主旨。
整体上,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手法传达出淡泊名利、追求真性的道家思想,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艺术特色。
以上为【题古观】的赏析。
辑评
此诗以“急景”起笔,瞬间勾勒时光飞逝、人生易老之悲凉,继而发出“谁养真”之问,深得道家修养真性之旨。
“松留千载鹤”一句,以松鹤之长寿喻自然永恒,反衬人世短暂,意象高远,颇具仙风道骨之韵。
“碑隔六朝人”融历史沧桑于尺幅,怀古之情油然而生,令人顿生朝代更迭、物是人非之叹。
后联“洞水流花早,壶天闭雪春”描绘幽隐之境,水流花落、壶天雪春,暗喻超脱尘世、闭门修真的理想生活。
末二句“其如为名利,归踏五陵尘”直斥名利之徒,以“五陵尘”作结,尖锐对比前文自然之境,突出诗人厌弃俗尘、向往真朴之志。
以上为【题古观】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