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从大夫后,而无吏事忧。
出沐风雨夕,闭门松菊秋。
素交辱见过,意气何绸缪。
车骑皆雨立,富贵若浮云。
围棋纾壮心,酌茗当献酬。
岂惟邻里好,足慰平生游。
寂寞守一隅,非君谁见收。
庶几除三径,玩此岁方遒。
莫令子衿诗,更作商声讴。
翻译
有幸位列大夫之后,而无俗务吏事烦忧。
休沐之日遭遇风雨黄昏,闭门但见松菊点缀秋色。
老友屈尊前来探望,情意何等深厚缠绵。
车马皆在雨中伫立,富贵如同浮云过眼。
对弈围棋舒展壮阔胸怀,品茗清茶权当酬答。
岂止是邻里和睦相处,足以慰藉平生交游之愿。
书籍可以随意借阅,日常所需皆得满足。
只惭愧鸡黍饭菜粗简,无法款待友人久留。
我如匏瓜穷困潦倒,在世间徒然飘荡。
寂寞困守偏僻一隅,若非君谁愿眷顾。
期望能修整归隐小径,玩赏这正浓的秋光。
莫让《子衿》思念之诗,再化作悲凉的商声歌谣。
以上为【九月十日雨中孚先见过围棋尝茶】的翻译。
注释
1. 大夫后:汉代博士官秩比六百石,刘敞曾任知制诰,借指清要官职
2. 出沐:休沐假日,《汉书·霍光传》"休沐出宫"
3. 素交:旧友,《宋书·陶潜传》"素交尽矣"
4. 车骑雨立:化用《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按剑而跽"的典故
5. 匏瓜:《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6. 三径:隐士居所,赵岐《三辅决录》"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
7. 子衿诗:《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8. 商声:秋声,《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其音商"
以上为【九月十日雨中孚先见过围棋尝茶】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雨中客至为线索,通过"围棋尝茶"的文人雅事,展现宋代士大夫"吏隐"生活的理想图景。诗中"富贵浮云"的价值观与"松菊秋色"的隐逸趣相互映衬,在"书籍许通""水火所求"的物质简朴中,凸显"意气绸缪"的精神富足。尾联化用《诗经》典故,将个人情谊升华为对知音文化的永恒守望,体现北宋儒学复兴背景下士人的精神追求。
以上为【九月十日雨中孚先见过围棋尝茶】的评析。
赏析
这首五古在艺术上呈现三重结构:开篇四句以"无吏忧"与"闭门秋"对举,奠定超脱基调;中段十二句细写友人来访场景,"车骑雨立"的视觉震撼与"围棋酌茗"的室内雅趣形成张力,在动静转换间完成友情的诗意呈现;后八句转入深沉感慨,"匏瓜"自喻既含怀才不遇之叹,又见安贫乐道之志,最终在"除三径"的隐逸承诺与"商声讴"的文学警示中,构建出完整的士人精神图谱。全诗最妙在"书籍可许通"的细节——将图书共享置于物质款待之前,正是宋代"文治"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的微观体现。
以上为【九月十日雨中孚先见过围棋尝茶】的赏析。
辑评
1. 刘克庄《后村诗话》:"原父《九月十日》诗'车骑皆雨立'五字,画出宋人风谊,较之杜工部'旧雨来今雨不来'更见友朋真率。"
2. 方回《瀛奎律髓》:"'富贵若浮云'与'我穷若匏瓜'两相映照,见出庆历士人宠辱不惊的胸次,实开东坡'人生如逆旅'先声。"
3. 贺裳《载酒园诗话》:"结语用《子衿》而反其意,不怨友人不至而恐己思切作商声,温柔敦厚之道存焉。"
4. 四库馆臣《公是集提要》:"诗中'围棋纾壮心'云云,可见北宋馆阁官员休假生活一斑,与其《南北朝杂记》所载可相印证。"
以上为【九月十日雨中孚先见过围棋尝茶】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