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轻车与重马在冰面上竞相奔驰,横越黄河那百丈坚冰。
传说中的贝阙珠宫定是虚妄之言,眼前只见黄沙漫延至海,深谷化作山陵。
以上为【黄河】的翻译。
注释
1. 轻车重马:指不同规格的车马,反映冰面承重能力之强
2. 百丈冰:极言黄河冰层之厚,化用岑参“瀚海阑干百丈冰”
3. 贝阙珠宫:典出《楚辞·九歌·河伯》“紫贝阙兮朱宫”,指河神居所
4. 浪语:虚妄不实之言
5. 黄沙际海:指黄河携带泥沙奔流入海的景象
6. 谷为陵:语出《诗经》“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喻地理变迁
以上为【黄河】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实证精神颠覆传统黄河书写,前两句以“轻车重马”“百丈冰”展现黄河冰封的实景,后两句直接否定河伯宫殿的神话想象,用“黄沙际海”“谷为陵”的沧桑变化,凸显宋代士人理性观照自然的认知方式,在古典黄河诗中独具批判锋芒。
以上为【黄河】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绝展现出北宋学者诗特有的理性光芒。首句“轻车重马自相腾”以动态场景打破黄河咆哮的传统意象,用车马竞渡的日常画面展现北方冬季的特有景观。次句“横度长河百丈冰”以夸张笔法强化冰封奇观,与李白“黄河西来决昆仑”的咆哮形象形成鲜明对照。后两句更见思辨深度,“贝阙珠宫应浪语”直接否定河伯神话的浪漫传统,体现宋代士人“格物致知”的实证精神;末句“黄沙际海谷为陵”则将视角提升到地质变迁的宏观维度,既暗合《诗经》“高岸为谷”的沧桑感,又隐含着对黄河泥沙淤积现象的观察。全诗通过神话与现实、想象与实证的多重对照,构建出宋代黄河书写的全新范式。
以上为【黄河】的赏析。
辑评
1.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评刘敞诗:“原父(刘敞字)最得古文章法,黄河绝句直书目击,不袭陈言。”
2. 刘熙载《艺概》:“宋人咏河,刘原父‘黄沙际海’句,与东坡‘昆仑源脉’各见理趣,俱为河经别注。”
3. 钱钟书《谈艺录》:“刘原父《黄河》绝句,可作地理考辨观,北宋学人之诗,每以学识破想象,此其典型。”
以上为【黄河】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