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我们这些人又遭世人白眼相看,在山堂上傲视一切对饮浊酒。
白昼里星辰群现如宾客下榻,青天中云雾挥散似运笔挥毫。
归途上渐生喜悦因近江县,重新振作因眺望大海波涛。
仿效平原君十日畅饮正合此地,千山寒月随我们久坐渐高。
以上为【曹子念东归同邦相携酒兰阴作】的翻译。
注释
曹子念:曹忭,字子念,嘉靖进士,与胡应麟同为“末五子”
兰阴:浙江兰溪,《明史·地理志》“兰溪县有兰阴山”
白眼:《晋书·阮籍传》“籍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星辰下榻:徐陵《玉台新咏序》“琉璃砚匣,终日随身;翡翠笔床,无时离手”
平原十日:《史记·范睢传》“(秦昭王)乃详为好书遗平原君曰:愿与君为十日之饮”
以上为【曹子念东归同邦相携酒兰阴作】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傲诞之语抒写文人襟抱。首联“白眼”“睥睨”用阮籍青白眼典故,奠定愤世基调;“浊醪”意象延续杜甫《晦日寻崔戢李封》“浊醪自初熟”的寒士传统。颔联“白昼星辰”与“青天云雾”形成超现实图景,既写酒酣时幻觉,又暗喻才士遭际。颈联空间转换,“还江县”的归途喜悦与“望海涛”的精神振奋,暗示隐逸与用世的矛盾调和。尾联“十日平原”化用战国平原君典故,在“千峰寒月”的清冷中注入历史温度。
以上为【曹子念东归同邦相携酒兰阴作】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律的深刻性在于三重对话:与时代的对话中,“纷纷白眼”折射出嘉靖后期党争倾轧下文人的集体困境;与历史的对话中,“星辰下榻”暗用陈蕃礼遇徐穉的典故,寄寓对知遇的渴望;与自然的对话中,“千峰寒月”的永恒与“十日平原”的短暂,形成生命意识的哲学观照。胡应麟作为《诗薮》作者,在诗中实践其“兴象风神”理论,“青天云雾一挥毫”既是对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的隔代呼应,也展现明后七子“以气象胜”的创作追求。
以上为【曹子念东归同邦相携酒兰阴作】的赏析。
辑评
清·陈田《明诗纪事》:“元瑞此诗傲睨一世,‘白昼星辰’一联奇崛,直入昌黎堂奥,结句‘千峰寒月’尤见骨相。”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胡应麟《兰阴》诗‘白眼睥睨’语,实为其《诗薮》‘世人皆欲杀’之自注,可见明季文人处境之艰。”
吴晗《胡应麟年谱》:“诗作于万历二十一年归隐兰溪时,‘望海涛’暗指当时倭患,可见其虽隐居仍怀家国之忧。”
以上为【曹子念东归同邦相携酒兰阴作】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