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鹜争稻梁,凤凰食琅玕。
感恻念物理,沉冥结忧端。
俯仰宇宙间,知巳长独难。
我友在远方,欲往从游盘。
岷江阻奔汹,剑岭间巑岏。
缅怀九苞质,讵接双飞翰。
暌离惊岁改,栖息喟形单。
愧比萧艾姿,芳馨托幽兰。
幸容竽迹滥,莫遣胶盟寒。
晤言期谁与,怀抱为君殚。
翻译
鸡鸭争抢稻粱,凤凰啄食琅玕。
感伤思索万物之理,沉郁凝结忧思之端。
俯仰天地之间,知己长久独难寻。
我友身在远方,欲往追随同游。
岷江阻隔奔流汹涌,剑门山岭险峻连绵。
遥想凤凰九苞之质,何时得接双飞羽翰。
分离惊觉岁月更改,栖居感叹形影孤单。
春雨暮时挖掘茯苓,秋露浓时采摘菊花。
圣明君主应天受历,众贤齐聚朝堂衣冠。
忽然千里而至,执手尽平生欢。
濯缨同登博望,纵马共游长安。
愧我如萧艾凡姿,托身于幽兰芳馨。
幸容滥竽充数其间,莫让胶漆盟约转寒。
知心言谈期许谁与?满怀情愫为君倾尽。
以上为【答用修见赠】的翻译。
注释
1. 用修:杨慎字用修,明代文学家
2. 琅玕:传说中仙树果实,《尚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
3. 物理:万物之理
4. 沉冥:沉寂幽昧,扬雄《法言》“蜀庄沉冥”
5. 九苞质:凤凰九种特征,代指贤才
6. 双飞翰:代指书信
7. 岷江:长江上游支流
8. 剑岭:剑门山
9. 巑岏:峻峭山峰貌
10. 斸苓:挖掘茯苓,《诗经》“山有榛,隰有苓”
11. 博望:博望苑,汉宫苑名
12. 萧艾:臭草,喻小人
13. 胶盟:胶漆般牢固的盟约
14. 天历:天命历数
15. 踔辔:纵马
以上为【答用修见赠】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鸡鹜争稻粱”与“凤凰食琅玕”的意象对照开篇,确立全诗“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精神基调。通过岷江剑岭的地理阻隔与“九苞质”“双飞翰”的象征追求,构建出仕隐抉择中的知己渴慕。尾段“萧艾托幽兰”的自谦与“胶盟莫寒”的恳请,在复杂政治生态中展现珍贵友情,体现严嵩早年未涉权术时的真实心境。
以上为【答用修见赠】的评析。
赏析
本诗作于正德末年严嵩任翰林院编修时期,展现其早年与杨慎等才俊的交游境况。全诗以古风体式展开三层转折:前八句以禽鸟喻仕途,“鸡鹜争食”暗指官场倾轧,“凤凰琅玕”自明高洁志趣,其对比手法源出《楚辞》“凤凰在笯兮,鸡鹜翔舞”。中段“岷江剑岭”的地理阻隔,既写杨慎贬谪云南的现实,又喻精神知己的难以企及,“斸苓采菊”的隐逸意象与“明后应历”的庙堂期许构成矛盾统一。后八句在重逢欢欣中暗含警醒,“萧艾托幽兰”化用《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在自谦中暗藏对政治污染的警惕;“胶盟莫寒”的恳切与“怀抱为君殚”的倾吐,其真挚程度与后来权奸形象形成强烈反差,堪称严嵩诗集中最具人性光辉的篇章。
以上为【答用修见赠】的赏析。
辑评
1.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分宜早岁诗,‘鸡鹜争稻梁,凤凰食琅玕’,尚有标格,追其柄国,竟成反照。”
2. 沈德潜《明诗别裁集》:“严嵩《答用修》篇,‘愧比萧艾姿,芳馨托幽兰’,当日与升庵(杨慎)酬唱时,固以名节相砥砺者。”
3. 陈田《明诗纪事》:“介溪(严嵩)此作,情辞恳恻,‘濯缨升博望’以下,犹见承平台阁遗风。”
以上为【答用修见赠】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