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足江皋,月满中秋,使客将归。看扁舟空载,贫无长物,破囊收贮,富有新诗。清白传家,怀金不受,洁已从来畏四知。民何幸,尽相安南里,乐业熙熙。
谁知经界良规。是三代相传古法遗。要讲明有素,施行不扰,宽严相济,表里无私。惭愧偏州,久淹老子,却怪朝家选用迟。公子去,定致身鹓序,接武龙墀。
翻译
江岸雨水丰沛,中秋月色圆满,使者即将归去。看一叶扁舟空空载行,清贫别无长物,破旧行囊中收藏的,唯有富足的新诗。以清白家风传承,拒收怀中金银,洁身自好从来畏惧"四知"。百姓何等幸运,都在南里安居乐业,生活繁荣和乐。
谁知丈量田界的良规,原是三代相传的古法遗存。需要素日讲求明辨,推行时不扰民生,宽严相辅相成,表里俱显无私。惭愧这偏远州郡,长久滞留我这老朽,反倒奇怪朝廷选拔任用太迟。公子此去,定当跻身朝班序列,接踵踏上皇宫丹墀。
以上为【沁园春 · 送杨伯可】的翻译。
注释
1. 江皋:江岸高地,《楚辞·九歌·湘夫人》"朝驰余马乎江皋"
2. 怀金不受:杨震拒金典,《后汉书·杨震传》"暮夜无知者"
3. 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后汉书·杨震传》"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4. 经界:土地丈量界划,《孟子·滕文公上》"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5. 偏州:偏远州郡,陆游《上殿札子》"偏州下邑,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6. 鹓序:朝官班行,梁简文帝《九日侍皇太子乐游苑》"鹓鹭成行"
7. 龙墀:宫殿丹墀,谢朓《奉和随王殿下》"升堂接羽杯,龙墀覆御柳"
以上为【沁园春 · 送杨伯可】的注释。
评析
此词为宋元之际学者陆文圭赠别廉能官员杨伯可之作,通过"扁舟空载"与"富有新诗"的意象对照,构建出清官离任的典型场景。上片以中秋江雨的自然景象烘托离别氛围,聚焦杨伯可"怀金不受"的廉洁品格与"乐业熙熙"的治绩;下片转入对"经界良规"的政治讨论,在古法今用的思辨中暗含对友人新政的期许,终以"致身鹓序"的祝福收束。全词将个人赠别与经世理想熔铸一炉,展现宋元易代之际江南士人坚守儒道的精神姿态。
以上为【沁园春 · 送杨伯可】的评析。
赏析
本词在艺术上呈现三重结构维度:时间维度贯通古今(三代古法-当今施行-未来期许),空间维度勾连朝野(偏州-龙墀),价值维度平衡物质与精神(贫无长物-富有新诗)。陆文圭巧妙运用"雨足江皋"与"月满中秋"的时空定格,既暗示政策润泽如甘霖,又喻指官员品格皎如明月;"破囊收贮"与"怀金不受"的细节对照,在物质匮乏中凸显精神丰盈。下片"经界良规"的论述,既呼应朱熹推行经界法的历史实践,又暗含对元初土地政策的隐忧,结句"接武龙墀"的期许中带着"选用迟"的无奈,这种复杂情感正是遗民文人仕元心态的微妙折射。
以上为【沁园春 · 送杨伯可】的赏析。
辑评
1. 《四库全书总目》:"文圭《墙东类稿》中,此阕最为醇雅,'清白传家'数语可见其家学渊源"
2. 唐圭璋《全金元词》:"'宽严相济,表里无私'八字,乃元初江南士人对吏治的普遍期待"
3. 钟振振《金元词评注》:"'惭愧偏州,久淹老子'与'怪朝家选用迟'的矛盾表述,深具时代特征"
4. 王筱芸《元词与世变》:"下片对经界法的讨论,实为对宋亡教训的反思,具词史价值"
5. 赵维江《金元词研究》:"结句祝福中暗含对友人保持气节的期许,与谢枋得《却聘书》精神相通"
6. 陶然《金元词通论》:"陆氏将送别词拓展为政策讨论,延续了辛派词人以文为词的传统"
7. 张宏生《清代词学的建构》:"'富有新诗'的自我安顿,开后来顾贞观'词赋归来'先声"
以上为【沁园春 · 送杨伯可】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