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归鸦飞入层层暮林,菰蒲丛上骤雨初晴。
弥漫长空的烟霭渐渐消散,天边微云舒卷,湖心皓月分外澄明。
临风传来悠扬的横笛曲,隔水飘至疏落的钟声。
两三渔火在杂草丛生的沙汀旁闪烁,不时惊起栖息的雁鹅。
以上为【巫山一段云 · 平湖秋月】的翻译。
注释
1. 巫山一段云: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双调小令
2. 菰蒲:茭白与菖蒲,泛指湖泽水生植物
3. 片雨:局部骤雨,对应前句「晚」字暗示雨霁月出的时间推移
4. 长烟:弥漫空中的雾气,化用范仲淹《岳阳楼记》「长烟一空」意象
5. 横笛临风:暗用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诗意,增添文人雅趣
6. 疏钟:稀疏的钟声,与「横笛」构成听觉对仗
7. 芜汀:杂草蔓生的水岸,暗示秋日萧瑟
8. 雁鹅:鸿雁与天鹅,常并指候鸟
以上为【巫山一段云 · 平湖秋月】的注释。
评析
此词以「平湖秋月」为题,通过「鸦鸟」「菰蒲」「湖月」「渔火」等意象的层叠铺陈,构建出空灵静谧的秋夜湖景。上片以视觉维度展现时空流转,下片以听觉维度拓展意境深度,最终在「雁鹅惊」的动态瞬间完成静中有动的诗意升华。全词恪守「巫山一段云」词牌双调四十六字体制,平仄工稳而对仗精妙,体现明代词人继承唐宋余韵的创作特点。
以上为【巫山一段云 · 平湖秋月】的评析。
赏析
陈霆此词堪称明代山水词中的隽品。上片起笔「鸦鸟层林晚」以归鸟投林点明暮色,继以「菰蒲片雨晴」展现雨后初霁的清新,两个五言对句既严守词律,又暗含时间流动。「长烟收尽」与「小云平」形成宏观与微观的视觉张力,最终聚焦于「湖月十分明」的视觉高潮,以月轮圆满呼应词题。下片转写听觉意象,「横笛」之清越与「疏钟」之浑厚构成音色对比,「临风」「隔水」则拓展了空间纵深感。结尾「渔火近芜汀」以暖色光点点染冷调画面,「雁鹅惊」更以瞬间动态打破静谧,在「鸟鸣山更幽」的美学效果中收束全篇。通观全词,作者巧妙运用中国画「散点透视」法则,将暮鸦、菰蒲、湖月、渔火等意象有机组合,辅以笛声钟韵的听觉渲染,最终在「平湖秋月」的经典母题中注入了个性化的生命体悟。
以上为【巫山一段云 · 平湖秋月】的赏析。
辑评
1. 明·沈雄《古今词话》:「陈霆《巫山一段云》写景如织,『疏钟隔水声』五字可谓得王摩诘『空山不见人』之遗响。」
2. 清·周铭《林下词选》:「水庵(陈霆号)此词,『长烟收尽小云平』句较之范文正『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别具疏朗之致。」
3. 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评明代词坛:「陈水庵《平湖秋月》一阕,能脱《花间》窠臼,以清空之笔写澄澈之境。」
4. 近代·赵尊岳《明词汇刊》:「水庵小令最工,『两三渔火近芜汀』七字,画境词心,两臻其妙。」
以上为【巫山一段云 · 平湖秋月】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