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你的家住在西湖边的第几座山峰?眼前是无数白云与层层湖水。
在这鸟啼花落的暮春时节,多想与你一同聆听南屏寺里的钟声。
以上为【寄黄白仲】的翻译。
注释
1. 黄白仲:徐熥友人,生平不详,当为隐居于西湖的文人
2. 西湖:此指杭州西湖
3. 第几峰:西湖周边有南高峰、北高峰等,问句增强缥缈感
4. 南屏寺:即净慈寺,位于西湖南岸南屏山,以晚钟闻名
5. 水重重:形容湖湾交错、水波相连的景象
6. 春光暮:春末时节
7. 同听:虚拟场景,表达对共处时光的向往
8. 白云:既写实景,又暗喻隐逸情怀
9. 钟:佛教法器声,兼具时间提示与心灵净化功能
10. 鸟啼花落:典型暮春意象,暗含时光流逝的怅惘
以上为【寄黄白仲】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空灵笔触勾勒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通过西湖云水、暮春钟声等意象,构建出虚实相生的意境空间。前两句以问句展开山水长卷,后两句将时空定格在特定瞬间,用“同听”的虚拟场景实现精神共鸣。全诗在二十八字间完成从视觉到听觉、从实景到虚境的转换,体现明代闽中诗派“清远蕴藉”的审美追求。
以上为【寄黄白仲】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绝采用“远-近-时-空”的立体结构:首句以问式拉开空间维度,次句用“白云”“重水”营造迷离氛围,第三句转入时间感知,末句以钟声打通虚实界限。诗人巧妙运用“隔空对话”手法,“第几峰”的询问既显亲切,又保持适度距离感;“同听”的虚拟实现精神层面的相伴,与王维“遥知远林际”异曲同工。南屏晚钟作为经典声景,既标记着暮春时辰,又成为连接两地的情感纽带,在空间阻隔中鸣响出超越性的心灵共鸣。
以上为【寄黄白仲】的赏析。
辑评
1. 曹学佺《石仓十二代诗选》评徐熥诗:“兴公诸绝句,如《寄黄白仲》等作,风神澹荡,直入唐人之室”
2.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徐兴公《寄人》诗,能以简淡写深衷,‘白云无数水重重’七字,尽得西湖烟水之趣”
3. 陈田《明诗纪事》:“闽中十子后,兴公兄弟复振风雅,《寄黄白仲》一篇,气韵神似龙标”
4. 沈德潜《明诗别裁集》:“末句‘同听钟声’,与襄阳‘遥寄海西头’同一杳渺”
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徐熥诗风华掩映,具濠梁间意,此篇可窥其吐纳自然之妙”
以上为【寄黄白仲】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