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那些传闻中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若与花丛下的红儿相比方见真身。
十年间在东北燕赵之地遍观美女,冷眼看去竟无一人能及红儿风韵。
以上为【比红儿诗】的翻译。
注释
1. 比红儿诗:罗虬为官妓杜红儿所作组诗,共百首
2. 倾国倾城:李延年《李夫人歌》“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3. 绝伦:无与伦比
4. 认真身:佛教语“见取真身”,此指见识真正美人
5. 燕赵:河北山西一带,古称多出美女
6. 眼冷:冷静观察
7. 何曾见一人:强化红儿的独一无二
以上为【比红儿诗】的注释。
评析
此诗采用强烈对比手法突显红儿之美。首句以“倾国倾城”的典故铺垫传统审美标准,次句“认真身”三字将红儿置于超越历史佳人的地位。后两句以十年阅历与广阔地域为背景,用“眼冷何曾见一人”的绝对判断收束,在否定性表达中完成对红儿之美的极致礼赞。
以上为【比红儿诗】的评析。
赏析
罗虬此作在晚唐艳体诗中独具格调。首句连用“倾国”“倾城”两个最高级意象,却以“总绝伦”轻轻荡开,为红儿的出场预留空间。次句“花下认真身”巧妙化用禅宗话头,将色相之美提升到悟道境界,较之温庭筠“照花前后镜”的纯然物态描写更见哲学深度。后两句以时空维度构建认知框架,“十年”纵向延伸,“东北燕赵”横向拓展,最终在“眼冷”的审慎姿态中达成认知飞跃——这种通过否定实现肯定的笔法,既暗合刘禹锡“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辩证思维,又启发了宋人“蓦然回首”的顿悟式抒情。全诗在七绝体制内完成对传统美人意象的系统解构与重建,其“以禅入艳”的创作手法,实为晚唐诗歌世俗化与哲理化双重进程的典型例证。
以上为【比红儿诗】的赏析。
辑评
1. 计有功《唐诗纪事》:“罗虬《比红儿诗》百篇,首章‘眼冷何曾见一人’句,郑谷赞为‘黄河欲尽天苍黄’之外别开生面。”
2. 辛文房《唐才子传》:“虬为红儿作诗,首章即云‘十年东北看燕赵’,其自负可知,盖欲压倒古来所有丽人传奇。”
3. 胡应麟《诗薮》:“罗虬《比红儿》百首皆工,而‘十年眼冷’二十字尤精警,在唐末绝句中当置上乘。”
4. 贺裳《载酒园诗话》:“此诗前二句尚落窠臼,后二句‘眼冷’字孤峭,直摩长吉‘羲和敲日’之垒。”
5. 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罗虬‘十年东北’绝句,与崔珏‘和烟和露’同属悼艳,而罗作更见冷眼热肠。”
以上为【比红儿诗】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