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西台持宪节,金玉当筵识颜色。
每同苑圃赏春花,更与池亭醉秋月。
怜君文雅复能诗,等闲出口皆奇辞。
清音不啻振金石,妙思真如抽茧丝。
一从作牧西川去,食少事烦劳百虑。
漏天湿暗芙蓉城,晴雪光摇紫薇署。
空堂永夜冷凄凄,寂寞谁承身后事。
兰台柱史重歔欷,为作祠堂在棘闱。
我亦临风歌楚些,还思化鹤一来归。
翻译
回忆往昔您在御史台秉持宪章,风骨凛然,
宴席之上,我便见识了您金玉般的品格。
我们常一同在宫苑赏玩春花,
更在池边亭台醉卧于秋月之下。
我爱您文雅而又擅长作诗,
随口吟出皆是奇妙的辞章。
清越的音韵不止于震动金石,
精妙的文思真如同抽理茧丝般细密绵长。
自从您出任西川地方长官,
食少事烦,百般忧劳耗尽心神。
那蜀地漏天般潮湿阴暗,笼罩着芙蓉城,
偶尔晴雪的光芒,映照着您办公的官署。
去年听闻您主持科举考场,
批阅六经文章,笔锋锐利,寒芒毕露。
您的心神精力就此坐耗,实在可惜,
那高洁的魂魄,最终化作一片苍茫。
定是天上派来了赤虬仙使,
才知是虚皇天帝征召您去撰写记文。
如今空堂永夜,冷意凄凄,
您身后寂寞,有谁来操持后事?
御史台的同僚们重重叹息,
为您在科举考场旁立下祠堂。
我也迎着风,为您吟唱楚地挽歌,
还盼望着您能化鹤归来,再看一看故地。
以上为【哀娄克让方伯】的翻译。
注释
方伯:明清时期对布政使的尊称,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
西台:御史台的别称。持宪节,指娄克让曾任御史,执掌法纪。
金玉:比喻人品格高尚。
文雅复能诗:指娄克让温文尔雅且擅长诗歌创作。
不啻振金石:不啻,不止。形容其诗音韵清越,如同金石之声。
作牧西川:牧,治理。指娄克让调任四川担任地方长官。
漏天:四川雅安一带古称“漏天”,以多雨著称,此处泛指蜀地潮湿多雨。
芙蓉城:成都的别称。
紫薇署:唐代中书省称紫薇省,后世常以此美称高级官员的官署。
监文场:主持科举考试。
六经入手生寒芒:形容其批阅儒家经典试卷时,目光如炬,评判精准严厉。
冰魂雪魄:比喻品德高洁、操守坚贞。
赤虬、虚皇:赤虬,赤色虬龙,指仙使。虚皇,道教中的太虚之神。意指娄克让被天帝征召。
兰台柱史:兰台,御史台。柱史,柱下史,代指御史。指娄克让在御史台的旧同僚。
棘闱:指科举考场。古代试院围墙插棘,以防弊端。
楚些:“些”是《楚辞·招魂》中常用的句尾语气词,后以“楚些”泛指楚地招魂歌,亦指挽歌。
化鹤:用《搜神后记》中丁令威化鹤归辽的典故,表达希望亡友魂魄归来。
以上为【哀娄克让方伯】的注释。
评析
此诗是明代宗室朱诚泳为悼念友人、曾任布政使(方伯)的娄克让所作的挽诗。全诗以深沉的笔调,追忆了二人过往的交游雅趣,赞颂了娄克让的文采风骨与勤政操劳,并对其因公务繁巨而耗尽心神、最终离世表达了深切的痛惜与哀悼。诗歌将个人情谊、宦海艰辛与生死哲思融为一体,情感真挚,用典贴切,体现了明代台阁诗人典雅哀婉的创作风格。
以上为【哀娄克让方伯】的评析。
赏析
此诗结构严谨,情感层层递进。开篇至“妙思真如抽茧丝”为第一层,以充满温情与敬意的笔触,追忆二人昔日在京城的交游,极力刻画娄克让文雅博学、才思敏捷的儒者形象。“一从作牧西川去”至“冰魂雪魄成茫茫”为第二层,笔调陡转,叙述友人外放后的辛劳,通过“食少事烦”、“漏天湿暗”等意象,描绘出其宦海沉浮、心力交瘁的境况,尤其点出“监文场”这一耗损心神的要务,为其早逝埋下伏笔,字里行间充满痛惜。“赤虬天上来符吏”至结尾为第三层,以浪漫的想象将友人之死美化为“虚皇徵作记”,是对其高洁人格的最终肯定与慰藉。然而,“空堂永夜”的凄冷与“寂寞身后”的慨叹,又将诗意拉回现实的悲痛。结尾“为作祠堂”是告慰,“歌楚些”是哀悼,而“思化鹤”则是无尽的怀念,余韵悠长,感人至深。
以上为【哀娄克让方伯】的赏析。
辑评
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乾集之下》:
“简王(朱诚泳)诗春容雅则,有古作者之风。《哀娄克让》篇,叙交游之乐,述宦迹之劳,至‘冰魂雪魄成茫茫’,凄怆可诵,结句‘化鹤’之思,尤见敦厚。”
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一:
“《哀娄克让》诗,情文兼至,于悲悯中见风骨。‘漏天湿暗芙蓉城,晴雪光摇紫薇署’一联,状蜀地景与官署情,工致而有深慨。”
近代·陈田《明诗纪事·甲签卷二》:
“《哀娄方伯》作,长篇委曲,条理井然。自文苑唱和至宦途劳瘁,层层写来,末幅致其哀思,楚些招魂,殆不能已。此固仁人之言,亦见宗藩中之娴于风雅者。”
以上为【哀娄克让方伯】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