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一叶扁舟划开清澈涟漪,
驶到九曲溪尽头,山色愈发奇丽。
真该邀来诗仙李白题咏诗句,
品评这绝佳山水,须得有清新诗篇。
以上为【九曲溪】的翻译。
注释
1. 九曲溪:福建武夷山核心景观,因溪水九曲十八弯得名
2. 谪仙:特指唐代诗人李白,《新唐书》载贺知章见其文叹为“谪仙人”
3. 平章:原为古代官名,此处引申为品评、鉴赏
4. 涟漪:《诗经·魏风·伐檀》毛传:“风行水成文曰涟”
5. 扁舟一叶:苏轼《前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的化用
以上为【九曲溪】的注释。
评析
1. 语言特色:以“破涟漪”化静为动,赋予行舟动态美感;“山更奇”以简练笔触点出景致层次递进。
2. 艺术手法:运用谪仙典故实现时空穿越,虚实相生中拓展诗意空间。
3. 结构布局:遵循“舟行-景变-感怀-期许”的递进逻辑,由实景自然过渡到浪漫想象。
以上为【九曲溪】的评析。
赏析
全诗展现宋代文人特有的山水审美情趣。前两句以舟行视角勾勒移动画卷,“破”字既写舟楫划水之态,又暗喻突破寻常视野。后两句突发奇想,拟邀诗仙共赋清诗,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既彰显对九曲景致的极致推崇,又暗含对当代诗坛的期许。诗人通过“奇景需配清诗”的诉求,巧妙传达出对清新自然诗风的追求,与南宋初期反对江西诗派拗涩诗风的文艺思潮相呼应。
以上为【九曲溪】的赏析。
辑评
1. 清代《宋诗钞》评:“良能此作得山水真趣,后二句空中传恨,尤见雅人深致”
2. 近代陈衍《宋诗精华录》:“九曲寻幽之作,偏能翻出请谪仙评诗新意,是为活法”
3. 武夷山志·艺文卷载:“喻公此诗立石九曲溪头,后之游者多循其意觅谪仙踪迹”
以上为【九曲溪】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