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fù níng zhōu cì。
阜宁舟次。
cáo jùn。
曹俊。
yě shuǐ miǎo wú jì,
野水渺无际,
xié yáng duì kè chóu。
斜阳对客愁。
lú zhōng yǒu qióng shì,
芦中有穷士,
cǐ chù pō gū zhōu。
此处泊孤舟。
以上为阜宁舟次的拼音版。
曹俊 · 清代 · 诗
不俗自言俗,高隐耐清冷。俗子讳计俗,痼蔽不自省。君身具仙骨,竹林春昼永。
石藓河梁女萝碧,生小深闺苦离别。柳丝摇曳不可攀,忽忽行期又今夕。中堂夜饮杯何迟,裙屐少年各赠诗。
江南芳信梦迟徊,羌笛声声酒满杯。耐得孤山风雪迥,一枝消息报春回。
自古蛾眉识别真,不求厚报隐河滨。乱离亦有王孙过,愿见当年进食人。
攲枕无言梦乍醒,春寒夜半逼疏棂。碧阑干外潇潇雨,不管愁人不耐听。
功名今日重狂奴,厌听禅堂说野狐。天下纷纷正多事,挑灯拭泪读阴符。
难与时宜合,歧途万转肠。风霜磨骨相,门第掩文章。作客偏多病,怀才每自伤。
封豕长蛇卷地来,烟尘弥望雨花台。知兵文远纡方略,误国深源愧霸才。上将求援空射塔,下游传警尚衔杯。
欧阳修 · 宋代 · 诗
行人傍衰柳,路向古河穷。桑柘田畴美,渔商市井通。薪歌晚入浦,舟子夜乘风。
王国维 · 清代 · 词
春到临春花正妩,迟日阑干,蜂蝶飞无数。谁遣一春抛却去,马蹄日日章台路。几度寻春春不遇,不见春来,那识春归处。
王守仁 · 明代 · 文
来书云:“谓《大学》‘格物’之说,专求本心,犹可牵合。至于《六经》《四书》所载‘多闻多见’‘前言往行’‘好古敏求’‘博学审问’‘温故知新’‘博学详说’‘好问好察’,是皆明白求于事为之际,资于论说之间者,用功节目固不容紊矣。”“格物”之义,前已详悉, “牵合”之疑,想已不俟复解矣。
李渔 · 清代 · 文
林对坞,岭对峦。昼永对春闲。谋深对望重,任大对投艰。
张继 · 唐代 · 诗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周紫芝 · 宋代 · 诗
白水彭门道,秋风古战场。人应思故国,楼更在斜阳。消息凭鱼素,游从问草堂。
屈大均 · 明代 · 诗
香好消魂梦,氤氲至夜分。馀烟飞不尽,凝作半床云。
胤禛 · 清代 · 诗
纶扉简命出宸衷,元老官仪自古隆。帝德无私资赞化,臣心匪懈在抒忠。勤宣天泽敷霖雨,善剂人情布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