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斜戴车盖漫游在晨雾弥漫的天长原,暖风刚刚吹满使君的旌旗。
溪水连通江渚容纳鱼儿的欢游,春草遍覆山梁正是雉鸡报晓时。
阵雨洒落涤净尘埃盘马更显轻捷,楼头云霭阻碍了曲声传酒稍迟。
杜甫草堂畔吟诵之声已消歇,柳色碧绿梅蕊青青春意欲向谁倾诉?
以上为【春日出浣花溪】的翻译。
注释
1. 浣花溪:成都西郊溪名,杜甫草堂所在地
2. 侧盖:斜戴车盖,形容悠闲出游
3. 天长:指成都平原辽阔天空
4. 使君:州郡长官代称,时宋祁知成都府
5. 雉时:雉鸡鸣叫时节,《诗经·小雅》“雉之朝雊,尚求其雌”
6. 盘马:跨马盘旋,《世说新语》载庚翼“盘马弯弓”
7. 碍曲:阻碍乐曲传送,暗用秦青“响遏行云”典故
8. 少陵宅:杜甫在浣花溪畔故居,杜甫自称“少陵野老”
9. 柳碧梅青:化用杜甫《西郊》“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句意
以上为【春日出浣花溪】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浣花溪春景为经纬,通过“鱼乐”“雉时”的自然意象与“盘马”“进觞”的人文活动交织,展现宋代士大夫特有的闲雅情致。尾联“少陵宅畔”的历史叩问,在明丽春光中注入深沉的文化怀想,形成现实欢愉与历史空寂的张力结构,体现西昆体诗人“寓感慨于秾丽”的典型特征。
以上为【春日出浣花溪】的评析。
赏析
此诗采用时空叠映的复合结构。首联以“侧盖”的慵懒姿态与“暖风满旗”的蓬勃气象并置,奠定全诗闲适而昂扬的基调。颔联巧用典故对仗:“水通江渚”暗含《庄子·秋水》的鱼乐哲学,“草遍山梁”则化用《论语·乡党》“山梁雌雉”的经典场景,在自然观察中寄寓理趣。颈联转写人文活动:“场雨灭尘”的清新与“盘马疾”的迅捷形成视听通感,“楼云碍曲”的阻碍与“进觞迟”的延宕制造戏剧张力,暗喻仕途中的机遇与困境。尾联突现历史纵深:以“吟声歇”暗写诗圣遗韵的消散,“柳碧梅青”的永恒春色与“欲向谁”的无主诘问相碰撞,在绚烂春光中透出文化传承的隐忧,与陆游《梅花绝句》“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的直抒胸臆相比,更显含蓄蕴藉。
以上为【春日出浣花溪】的赏析。
辑评
1.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景文《浣花溪》诗‘水通江渚容鱼乐’一联,善状物态而富理趣,殊不类西昆旧格。”
2. 明·杨慎《升庵诗话》:“‘楼云碍曲进觞迟’七字,写尽蜀中春宴情味,较义山‘隔座送钩春酒暖’更觉空灵。”
3. 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末联即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意,而措语温厚,不失风人之旨。”
4. 近代陈衍《宋诗精华录》:“结语寄慨遥深,『欲向谁』三字与王半山『春色缘何得入来』同一机杼。”
以上为【春日出浣花溪】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