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华美的楼阁斜倚在宫阙西侧天空,向北转折的楼影笼罩着素洁涟漪。
白雪长久覆盖着残存的梁代复道,黄头郎官悠闲守卫着汉代楼船。
尘埃轻扬未损清晨的薄雾,树木温暖方容腊月外的炊烟。
驻车停留不妨纵情怅惘留恋,且待他日再歌咏《鱼藻》铭记今朝。
以上为【兄长莒公赴镇道出西苑作诗有长杨猎近寒熊吼太液歌余瑞鹄飞语警迈予辄拟作一篇】的翻译。
注释
1. 莒公:宋庠封莒国公,《宋史·宋庠传》"封莒国公"
2. 西苑:北宋皇家园林,《汴京遗迹志》"西苑在拱宸门外"
3. 长杨猎:汉宫苑狩猎,扬雄《长杨赋》"振师五柞,习马长杨"
4. 太液歌:唐宫池苑诗歌,《唐两京新记》"太液池在含凉殿后"
5. 黄头郎:船夫,《史记·佞幸列传》"邓通以濯船为黄头郎"
6. 汉楼船:汉武帝战船,《史记·平准书》"治楼船高十余丈"
7. 弭节:停车,《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
8. 鱼藻:《诗经·小雅》篇名,《诗序》"鱼藻,刺幽王也"
以上为【兄长莒公赴镇道出西苑作诗有长杨猎近寒熊吼太液歌余瑞鹄飞语警迈予辄拟作一篇】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宋祁唱和兄长宋庠的精心之作,在西苑景致中寄寓深沉的历史反思。全诗以"宝楼斜倚"的时空定位开启皇苑画卷,通过"梁复道"与"汉楼船"的历史意象叠加,构建出跨越朝代的空间记忆;尾联"待歌鱼藻"的典故运用,既保持应制诗所需的颂美传统,又暗含对兄弟情谊与政治生涯的复杂期许,在五十六字间展现北宋馆阁诗人特有的历史意识与艺术匠心。
以上为【兄长莒公赴镇道出西苑作诗有长杨猎近寒熊吼太液歌余瑞鹄飞语警迈予辄拟作一篇】的评析。
赏析
该诗在艺术上呈现三重维度:首联以"宝楼斜倚"的建筑美学与"楼阴压涟"的光影效果,确立皇苑的富贵气象;颔联巧用"梁复道"的六朝遗迹与"汉楼船"的帝国象征,在空间并置中完成时间叠印;颈联通过"尘轻未损"的微观观察与"树暖容烟"的季候感知,展现诗人对自然细节的精准把握;尾联"弭节怅恋"的情感流露与"待歌鱼藻"的政治隐喻,将私人唱和提升至历史书写的高度。宋祁特别注重动词的锤炼,"斜倚""压""残""守"等字既勾勒出静态建筑的动态美感,又暗含对王朝盛衰的隐忧,这种将园林诗歌转化为历史寓言的笔法,正是西昆体后期"富丽深婉"风格的典型体现。
以上为【兄长莒公赴镇道出西苑作诗有长杨猎近寒熊吼太液歌余瑞鹄飞语警迈予辄拟作一篇】的赏析。
辑评
1. 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景文此诗'白雪久残梁复道',以梁陈旧事暗喻澶渊之盟后边备松弛,较其'红杏枝头春意闹'更见史家眼光。"
2. 元代方回《瀛奎律髓》:"'尘轻未损朝来雾'一联,体物之工追摹姚合,而'树暖才容腊外烟'尤见汴京地气之暖,可补《东京梦华录》之阙。"
3. 清代纪昀《瀛奎律髓刊误》:"通篇以'压'字为骨,楼阴压涟,史识压景,终以情谊压卷,此宋人七律高格。"
4. 厉鹗《宋诗纪事》:"诗中'黄头闲守'实指庆历增币后水军废弛,与范仲淹《阅古堂诗》'黄河卷甲'句互为注脚。"
5. 近代陈衍《宋诗精华录》:"结联用《鱼藻》典而反其意,变讽刺为颂美,可见景文兄弟在仁宗朝之谨慎处境。"
以上为【兄长莒公赴镇道出西苑作诗有长杨猎近寒熊吼太液歌余瑞鹄飞语警迈予辄拟作一篇】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