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

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王羲之传论

书契之兴,肇乎中古,绳文鸟迹,不足可观。
末代去朴归华,舒笺点翰,争相夸尚,竞其工拙。
伯英临池之妙,无复余踪;师宜悬帐之奇,罕有遗迹。
逮乎锺、王以降,略可言焉。
锺虽擅美一时,亦为迥绝,论其尽善,或有所疑。
至于布纤浓、分疏密,霞舒云卷,无所间然。
但其体则古而不今,字则长而逾制,语其大量以此为瑕。
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
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
其枯树也,虽槎枿而无屈伸;其饿隶也,则羁羸而不放纵。
兼斯二者,固翰墨之病欤!
子云近世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
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卧王濛于纸中,坐徐偃于笔下。
虽秃千兔之翰,聚无一毫之筋;穷万谷之皮,敛无半分之骨。
以兹播美,非其滥名邪?
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
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
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
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
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翻译

展开更多

注释

展开更多

评析

展开更多

辑评

展开更多

拼音版

展开更多

李世民作品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