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

即李世民。唐朝皇帝。高祖次子。隋末,劝父举兵反隋,征服四方,成统一之业。高祖武德元年,为尚书令,进封秦王。先后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起义军,讨平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九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李建成及弟李元吉,遂立为太子。旋受禅即帝位,...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旗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夫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
心神不正,字则攲斜;志气不和,书必颠覆。
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攲,满则覆,中则正。
书契之兴,肇乎中古,绳文鸟迹,不足可观。
末代去朴归华,舒笺点翰,争相夸尚,竞其工拙。
伯英临池之妙,无复余踪;师宜悬帐之奇,罕有遗迹。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
萧条起关塞,摇扬下蓬瀛。
拂林花乱彩,响谷鸟分声。
披云罗影散,泛水织文生。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
近谷交萦蕊,遥峰对出莲。
径细无全磴,松小未含烟。
碧昏朝合雾,丹卷暝韬霞。
结叶繁云色,凝璚遍雪华。
光楼皎若粉,映幕集疑沙。
碧原开雾隰,绮岭峻霞城。
烟峰高下翠,日浪浅深明。
斑红妆蕊树,圆青压溜荆。
高轩临碧渚,飞檐迥架空。
馀花攒镂槛,残柳散雕栊。
岸菊初含蕊,园梨始带红。
岭衔宵月桂,珠穿晓露丛。
蝉啼觉树冷,萤火不温风。
花生圆菊蕊,荷尽戏鱼通。
□□□西域,通使敦煌,献□□珠,可复求市,而得不,则对曰,(对)若陛下化洽中国,德流沙漠,则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为贵也。
齐景公时,雨雪三日,公被狐裘,坐于堂上,谓晏婴曰:“雨雪三日,天乐寒,何也?”婴对曰:“古之贤君,饱知人饥,温知人寒。

晋武帝问侍中裴楷曰:“朕应天顺民,与海内更始,天下风声,何得何失?”楷曰:“陛下受命,四海承风,所以未以比德于尧舜者,为贾充等诸人在朝。
太宗尝谓朝臣曰:“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
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
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
盖闻:二仪有像,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
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
然而,天地苞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像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
君体第一
夫人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
人主之体,如山岳焉,高峻而不动;如日月焉,贞明而普照。
兆庶之所瞻仰,天下之所归往。
制曰:夫天地之大,黎元为本;邦国之贵,元首为先。
治乱无常,兴亡有运。
若夫素秋开律,碧沼凝光,引泾渭之馀润,萦咫尺之方塘。
竹分丛而合响,草异色而同芳。
徘徊踯躅,淹留自足。
余将问罪东夷,言过洛邑,聊因暇景,散虑郊畿。
流盼城阙之闲,睹弱龄游观之所。
风云如故,卉木维新,少壮不留,忽焉白首。
骏骨饮长泾,奔流洒络缨。
细纹连喷聚,乱荇绕蹄萦。
水光鞍上侧,马影溜中横。
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妆。
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
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
两度得大内书,不见奴表,耶耶忌欲恒死,少时间忽得奴手书,报娘子患,忧惶一时顿解,欲似死而更生,今日已后,但头风发,信便即报。
耶耶若少有疾患,即一一具报。
今得辽东消息,录状送,忆奴欲死,不知何计使还,具。
残云收翠岭,夕雾结长空。
带岫凝全碧,障霞隐半红。
仿佛分初月,飘飖度晓风。
寒惊蓟门叶,秋发小山枝。
松阴背日转,竹影避风移。
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
寒随穷律变,春逐鸟声开。
初风飘带柳,晚雪间花梅。
碧林青旧竹,绿沼翠新苔。
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
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
叠松朝若夜,复岫阙疑全。
春蒐驰骏骨,总辔俯长河。
霞处流萦锦,风前瀁卷罗。
水花翻照树,堤兰倒插波。
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
集条分树玉,拂浪影泉玑。
色洒妆台粉,花飘绮席衣。
朝光浮烧野,霜华净碧空。
结浪冰初镜,在径菊方丛。
约岭烟深翠,分旗霞散红。
岸曲非千里,桥斜异七星。
暂低逢辇度,还高值浪惊。
水摇文鹢动,缆转锦花萦。
玉衡流桂圃,成蹊正可寻。
莺啼密叶外,蝶戏脆花心。
丽景光朝彩,轻霞散夕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