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在风波动荡的环境中安身立命十分艰难,
为人处世的格局气度应当宽广豁达。
各种失误大多源于匆忙急躁,
内心必须在宁静中求得安定。
道路平坦之处行走才能稳健,
人之常情需要经久才能看清。
始终保持言行一致便不会后悔,
若生枝节便会产生诸多事端。
以上为【处世】的翻译。
注释
1. 风波境界:喻指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2. 规模:指为人处世的格局、气度
3. 悔吝:悔恨与遗憾,语出《易经》“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4. 旁生枝叶:比喻节外生枝,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5. 常情:通常的人情世故
6. 平处:平坦稳妥之处
以上为【处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宋代江湖诗派戴复古的处世箴言,以朴素语言阐述人生哲理。首联直指世路艰难与心胸开阔的辩证关系,颔联“万事尽从忙里错”揭示忙中出错的普遍规律,“一心须向静中安”彰显宋代理学主静思想。颈联以行路喻处世,强调稳健与持久的重要性。尾联升华至“始终无悔”的道德高度,警示旁生枝节的危害。全诗将抽象处世哲学具象化,形成严谨的说理结构,体现了宋代诗歌理性思辨的特质。
以上为【处世】的评析。
赏析
这首哲理诗以环环相扣的逻辑结构展开处世智慧的探讨。首联总领全篇,提出“立身难”与“规模宽”的核心矛盾。颔联通过“忙”与“静”的对比,揭示内在修养的关键。颈联转向外在行为规范,“路当平处”既实指行走之道,又暗喻人生选择;“人有常情”则体现对世态人情的深刻洞察。尾联以“始终无悔”为理想境界,用“旁生枝叶”的生动比喻强调坚守本心的重要性。诗中“尽从”“须向”“当”“有”等虚词的巧妙运用,增强了说理的严谨性,而“风波”“枝叶”等意象使抽象道理具象可感,展现了宋诗理趣化的典型特征。
以上为【处世】的赏析。
辑评
1. 明·杨慎《升庵诗话》:
“戴石屏《处世》诗,语平意深,可置座右。”
2. 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复古诗音韵天成,不烦雕琢,此篇尤见理趣。”
3. 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石屏此作,质而不俚,直而多风,得白傅遗意。”
4.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
“江湖派中能有此理致清明之作,殊为难得。”
以上为【处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